[实用新型]一种新型屏蔽网纱材料有效
申请号: | 201520850576.7 | 申请日: | 2015-10-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5030050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2-10 |
发明(设计)人: | 于存文;陈丹锋;黄长清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莞市导谷电子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5K9/00 | 分类号: | H05K9/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23000 广东省东莞市麻***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屏蔽 材料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屏蔽材导电及电磁材料技术领域,特指一种新型屏蔽网纱材料。
背景技术:
电子电气设备日趋数字化、高度集成化、信号电平小量化,以满足其高速化、轻量化和小型化的要求,然电子元器件极易受外界电磁干扰而产生误动作,带来严重后果;另外电磁波还会对人体造成损伤。因此在电子电气设备的设计中,除了正确设计电路和合理布局电子元件外,采用电磁屏蔽材料是消除和减弱电磁干扰、并对电子元器件起到减震的合理选择,目前在线路板排线和PCB板上。常用的电磁屏蔽材料为导电泡棉。
目前,已有的导电泡棉一般是将布料进行电镀形成金属化织物,再用导电布去包裹普通泡棉形成导电泡棉,然而,由于泡棉本身不导电,没有屏蔽效果,起到屏蔽作用的只有外面包裹的导电布,屏蔽效能大大降低,由于生产工艺的限制导电泡棉,一般厚度在0.5mm毫米以下的很能生产,而随着电子产品小型化、超薄化的趋势,对屏蔽材料的厚度要求越来越薄,现有屏蔽材料无法满足要求。
现有的技术一面是网纱,一面是海绵,海绵层暴露在外面,由于海绵的韧性差,在使用中海绵层容易损坏,从而影响屏蔽效果及外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新型屏蔽网纱材料,其结构设计简单科学,适用于手机、平板电脑等消费类电子产品中用于减震和电磁屏蔽。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包括海绵层、热熔胶层、网纱层、金属过镀层、金属镀层、金属防护层,海绵层的上表面依次设有热熔胶层、网纱层、金属过镀层、金属镀层、金属防护层,海绵层的下表面也依次设有热熔胶层、网纱层、金属过镀层、金属镀层、金属防护层。
所述的网纱层厚度为0.08-0.12mm。
所述的海绵层厚度为1-3mm。
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为:海绵层、热熔胶层、网纱层、金属过镀层、金属镀层、金属防护层,海绵层的上表面依次设有热熔胶层、网纱层、金属过镀层、金属镀层、金属防护层,海绵层的下表面也依次设有热熔胶层、网纱层、金属过镀层、金属镀层、金属防护层,在使用中避免了撕裂,适用于手机、平板电脑等消费类电子产品中用于减震和电磁屏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见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海绵层1、热熔胶层2、网纱层3、金属过镀层4、金属镀层5、金属防护层6,海绵层1的上表面依次设有热熔胶层2、网纱层3、金属过镀层4、金属镀层5、金属防护层6,海绵层1的下表面也依次设有热熔胶层2、网纱层3、金属过镀层4、金属镀层5、金属防护层6。
所述的网纱层3厚度为0.08-0.12mm。
所述的海绵层1厚度为1-3mm。
在海绵层1的两面分别设有网纱层3,中间用热熔胶2连接;网纱层3和海绵层1外面为金属过渡层4,金属过渡层4外面为金属镀层5,金属镀层5外面为金属防护层6,该屏蔽网纱质地柔软,阻抗低、接地性能优异、屏蔽性能高,同时具有减震、缓冲、透气的作用;这样制作而成的屏蔽网纱易于模切加工和装配,网纱的韧性强,在使用中避免了撕裂,适用于手机、平板电脑等消费类电子产品中用于减震和电磁屏蔽。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故凡依本实用新型专利申请范围所述的构造、特征及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或修饰,均包括于本实用新型专利申请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莞市导谷电子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东莞市导谷电子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850576.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