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异构自组织传输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520844897.6 | 申请日: | 2015-10-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5081808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3-09 |
发明(设计)人: | 韦磊;陆忞;徐威;宋康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省电力公司南京供电公司;江苏省电力公司;国家电网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L25/03 | 分类号: | H04L25/03;H04L1/00 |
代理公司: | 南京天翼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32112 | 代理人: | 王玉梅 |
地址: | 210019***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组织 传输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异构智能电力电网的抗干扰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可提高系统覆盖能力和区域容量的异构自组织传输系统。
背景技术
异构网络是未来智能电网的重要特征之一,其主要特点是在宏小区(MacroCell)基站范围内存在大量无定形小区,也就是许多小小区(SmallCell)。无定形小区根据自身需要自组织、自优化,从而实现了多层覆盖。这种多层覆盖的结构能够提升并发传输数目,提高空间复用能力,从而进一步提升原有网络的容量。因此,相比于传统网络,异构网络能更好地使用频谱资源,为用户提供有效的带宽资源以保证用户速率要求。同时,自组织小区通过多层覆盖、密集部署,能对位于宏小区覆盖不佳区域的用户进行更好的覆盖,从而提高系统覆盖能力和区域容量,改善边缘用户的通信质量,满足电力业务需求和复杂环境的通信接入需求。但不可否认,异构网络也带来巨大的挑战,特别是对于网络间干扰的管理、用户在不同网络间切换、用户服务质量保障等问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相关问题引起了学术界和工业界的广泛关注。在异构网络中,由于小小区与宏小区共享频率资源,存在相干信道干扰(ICI,Inter-ChannelInterference),若采用传统处理方式,对信道间的干扰不进行管理,整个系统的性能将会大大地降低。
目前,很多学者对干扰管理技术进行了研究。特别地,现有的干扰消除方法具有简单且高效的特点,可以应用于异构网络中,相关研究近几年引起了学者的广泛关注。干扰消除(IC,InterferenceCancellation)技术作为一种简单的干扰管理技术,它能在理论上实现目标小区的干扰的完全消除。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为:基于现有的干扰消除技术,以异构网络为模型,设计一种适用于异构电力网络的异构自组织传输系统,可使得自组织小小区之间不需进行协作,只需将自己的跨层信道信息传送给宏基站,由宏基站利用干扰消除技术根据反馈信道信息调整预编码矩阵,进而消除对小小区的干扰,从而满足配用电等业务带宽需求、实时性要求、安全性和可靠性要求。
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具体为:一种异构自组织传输系统,由宏小区和1个以上小小区组成,宏小区包括连接有多根天线的宏基站和1个以上单天线移动台组成,各小小区包括小小区基站和1个以上用户端移动台;
各用户端移动台及单天线移动台、小小区基站,和宏基站分别包括接收单元、发送单元和数据处理单元;其中用户端移动台及单天线移动台的数据处理单元包括信道检测单元、信道反馈单元和接入单元;小小区基站的数据处理单元包括反馈控制单元、信道反馈单元和接入控制单元;宏基站的数据处理单元包括反馈控制单元、预编码处理单元和接入控制单元;
用户端移动台在其自身接入单元与小小区基站的接入控制单元的控制下,通过接收单元和发送单元与小小区基站的接收单元和发送单元之间通信;用户端移动台的信道检测单元检测其分别到小小区基站及宏基站的信道条件,并将检测结果传输至用户端移动台的接入单元和信道反馈单元,进而传输至小小区基站的反馈控制单元和接入控制单元;
小小区基站与宏基站之间在各自的接入控制单元的控制下,通过接收单元和发送单元进行通信;小小区基站中,反馈控制单元将接收到的信道条件检测结果传输至信道反馈单元中,进而传输至宏基站的反馈控制单元中,宏基站的反馈控制单元输出反馈控制结果至接入控制单元和预编码处理单元中。
本实用新型中各单元模块为现有技术。
本实用新型基于上述异构自组织传输系统在运行应用时,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宏基站向各用户端移动台发送导频信息;
步骤二,各用户端移动台根据其所接收到的导频信息,探测宏基站到自身的信道,即干扰信道,并将瞬时干扰信道信息反馈至小小区基站;
步骤三,小小区基站将用户端移动台反馈的干扰信道信息反馈至宏基站;
步骤四,宏基站接收各小小区基站反馈的干扰信道信息,并根据反馈的各用户端移动台的干扰信道信息对用户端移动台进行调度;
同时宏基站根据上述干扰信道信息,采用干扰消除方法计算发送预编码的可用空间,进而在此可用空间内设计发送预编码,以降低宏基站端信号通过干扰信道泄露到小小区用户端移动台的信号强度。预编码的设计为现有技术。
上述步骤四中,采用的干扰消除方法可为现有的干扰零空间方法,发送预编码的可用空间为:
式中,为各小小区用户端移动台反馈的干扰信道信息所组成的矩阵,表示NB×1维的复数空间,(·)H表示共轭转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省电力公司南京供电公司;江苏省电力公司;国家电网公司,未经江苏省电力公司南京供电公司;江苏省电力公司;国家电网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84489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老人健康监测与报警智能物联网应用服务平台
- 下一篇:一种煤矿井下人员定位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