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自动刺鱼器有效
申请号: | 201520843551.4 | 申请日: | 2015-10-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5124782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4-06 |
发明(设计)人: | 李延雨;卢海燕;房若滨;李鹍;韩娟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延雨 |
主分类号: | A01K83/00 | 分类号: | A01K83/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53000 山东省德州***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自动 刺鱼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垂钓器具,尤其涉及一种自动刺鱼器。
背景技术
目前钓鱼工具中,自动垂钓工具各种各样,简易的工具中没有提醒装置,如蜂鸣器铃铛, 垂钓者在使用海杆工具时需要精力高度集中,随着时间的推移,易出现疲劳感,中鱼后若不 及时提杆,鱼就会跑掉。稍微高档的渔具,增加蜂鸣器,解决了上述部分问题,但是在听到 铃声后拿杆刺鱼,此时有可能因时间问题鱼就会跑掉,费时费力。
与本实用新型最接近的现有技术是本申请人于2014年4月23日申请的海中鱼杆钓鱼中 鱼自动撴线器,专利号为2014201983316。该专利可实现在鱼吃食后自动撴线,但是该专利 的结构复杂,成本高,不易加工,不利于推广。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自动刺鱼器,以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包括:固定件,固定于杆体上,用于 承载自动刺鱼部件;
所述固定件的下方设有若干固定环及挡线钩;
所述第一固定环连接击发杆,第二固定环连接弹线杆,第三固定环连接储力件的一端。
优选地,所述击发杆靠近所述第一固定环端有弯曲部,形成挂钩;
优选地,所述击发杆远离所述第一固定环端设有走线钩;
优选地,所述弹线杆上弯曲出一挂环;
优选地,所述弹线杆远离所述第二固定环端有弯折部;
优选地,所述弹线杆的弯折部与所述击发杆的弯曲部对应设置;
优选地,储力件的另一端与挂环连接。
采用本实用新型的积极效果是:
该工具结构设计合理,安装在抛杆(海杆)的杆体上,可以安装在抛杆的支架上,同时 可以与抛杆单独使用。本实用新型成本低,易操作,加工工艺简便。本品可以实现自动刺鱼, 一旦刺中在弹力的作用下,鱼钩剌中鱼嘴,使鱼不易挣脱,提高了中鱼率,为垂钓者尽可能 的争取时间。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中1为钓线、2为走线钩、3为击发杆、4为挡线钩、5为弹线杆、6为挂环、7为储力 件、8为固定件、9为绑扎带、10为杆体、11为第三固定环、12为第二固定环、13为第一固 定环、14为弯折部、15为弯曲部。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固定件8,固定于杆体10上,承载自动刺鱼部件;
所述固定件8为平板,平板的下方设有第一固定环13、第二固定环12及第三固定环11; 在固定件8靠近杆体10前端设有两组挡线钩4;
所述第一固定环13连接击发杆3的一端,第二固定环12连接弹线杆5的一端,第三固 定环11连接储力件7拉簧的一端。
优选地,所述击发杆3靠近所述第一固定环13端有弯曲部15,形成挂钩,为了将其挂住 弹线杆5;
优选地,所述击发杆3远离所述第一固定环13端设有走线钩2,钓线挂在走线钩2上;
优选地,所述弹线杆5上近第二固定环12处弯曲出一挂环6,为了与储力件7连接,形 成拉力;
优选地,所述弹线杆5远离所述第二固定环12端有弯折部14;
优选地,所述弹线杆5的弯折部14与所述击发杆3的弯曲部15对应设置;
优选地,所述储力件7拉簧的另一端与挂环6连接。
使用时,将该工具采用绑扎带9将其固定到鱼杆的杆体10上,把杆抛到河水中,然后把 杆水平方向顺着抛的位置放在架上,调好钓线的松紧。
把弹线杆的弯折部扳到击发杆的弯曲部挂钩上。再把鱼线挂到击发杆的走线钩上,随后 把线挂到两个挡线钩的钩内,最后把钓线挂到弹线杆弯折部的钩上。
当鱼吃到鱼饵后,会轻微触动钓线,钓线开始压击发杆,迫使弯曲部离开弹线杆,弹线杆在 拉簧的作用下,把弹线杆挂着鱼线向岸的方向拽一下,此时就能把鱼刺中,鱼就不容易跑掉 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延雨,未经李延雨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843551.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自发光钓竿
- 下一篇:一种鱼类繁殖用的孵化池出水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