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一次性无菌过滤配药器有效
| 申请号: | 201520840407.5 | 申请日: | 2015-10-26 |
| 公开(公告)号: | CN205268586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6-01 |
| 发明(设计)人: | 于世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于世峰 |
| 主分类号: | A61J1/20 | 分类号: | A61J1/20 |
| 代理公司: | 北京细软智谷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471 | 代理人: | 王淑玲 |
| 地址: | 116000 辽宁***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一次性 无菌 过滤 配药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用品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一次性无菌过滤配药器。
背景技术
药液或药粉的配比在治疗过程是常见的问题,现有的配制方法基本都是采用一次性注射剂进行配比,这种配制方法存在一些问题:1、易交叉感染;2、配制过程中容易产生微粒;3、注射剂上面易残留药物,造成浪费。由于上述原因,现有的配药用品给患者造成一定的安全隐患,配药环节复杂。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一次性无菌过滤配药器。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一次性无菌过滤配药器,包括中空的储药本体,所述储药本体的两端中部分别连接有可分别直接与药液/药粉瓶和输液瓶连接的第一腔体和第二腔体,所述第一腔体和第二腔体的顶部均开设有孔,所述第一腔体和第二腔体的内腔构成直线型通道,所述储药本体中部设有过滤网膜。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腔体包括第一直管腔体和第一手柄,所述第一腔体的孔开设在第一直管腔体的顶端,所述第一直管腔体的底部与第一手柄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腔体包括第二直管腔体和第二手柄,所述第二腔体的孔开设在第二直管腔体的顶端,所述第二直管腔体的底部与第二手柄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腔体和第二腔体的开孔端均为尖端。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直管腔体和第二直管腔体的孔均为侧面开孔。
进一步的,所述储药本体的中心位置的两端均设有凸起,所述第一腔体和第二腔体通过所述凸起与储药本体可拆卸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次性无菌过滤配药器该配药器操作简单,减少配药环节,减轻劳动强度,避免交叉感染,过滤可能出现的胶塞残渣。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第一腔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储药本体;2、第一腔体;3、第二腔体;101、凸起;201第一手柄、;202、第一直管腔体;203、孔;301、第二手柄;302、第二直管腔体。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2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一次性无菌过滤配药器,包括中空的储药本体1,所述储药本体1的两端中部分别连接有可分别直接与药液/药粉瓶和输液瓶连接的第一腔体2和第二腔体3,所述第一腔体2和第二腔体3的顶部均开设有孔203,所述第一腔体2和第二腔体3的内腔构成直线型通道,所述储药本体1中部设有过滤网膜。
所述第一腔体2包括第一直管腔体202和第一手柄201,所述第一腔体2的孔203开设在第一直管腔体202的顶端,所述第一直管腔体202的底部与第一手柄201连接。所述第二腔体3包括第二直管腔体302和第二手柄301,所述第二腔体3的孔开设在第二直管腔体302的顶端,所述第二直管腔体302的底部与第二手柄301连接。所述第一腔体2和第二腔体3的开孔端均为尖端。所述第一直管腔体202和第二直管腔体302的孔均为侧面开孔。所述储药本体1的中心位置的两端均设有凸起101,所述第一腔体2和第二腔体3通过所述凸起101与储药本体1可拆卸连接。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次性无菌过滤配药器操作简单,储药本体1内安装的过滤网膜能有效过滤掉塑料微粒等杂质,提高配药过程的安全性,两个直管腔体分别连接配药瓶和输药瓶,避免了交叉感染的可能性。
本实用新型不局限于上述最佳实施方式,任何人在本实用新型的启示下都可得出其他各种形式的产品,但不论在其形状或结构上作任何变化,凡是具有与本申请相同或相近似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于世峰,未经于世峰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840407.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