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三聚氰胺副产氨水处理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520835325.1 | 申请日: | 2015-10-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5222708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5-11 |
发明(设计)人: | 徐玉银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华尔泰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1C1/26 | 分类号: | C01C1/26 |
代理公司: | 上海集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54 | 代理人: | 任永武 |
地址: | 247100***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三聚 氰胺副产 氨水 处理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处理装置,尤其涉及一种三聚氰胺副产氨水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生产三聚氰胺产品普遍采用的工艺是用尿素在催化剂高温催化下分解生成三聚氰胺、氨、二氧化碳的混合气体,再通过降温结晶生成粉末状的三胺产品,同时,尿素分解过程中产生的氨、二氧化碳的混合气体,而产生的氨、二氧化碳的混合气体排入空气中造成环境污染,并且浪费资源,鉴于以上缺陷,实有必要设计一种三聚氰胺副产氨水处理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三聚氰胺副产氨水处理装置,来解决将产生的氨、二氧化碳的混合气体排入空气中造成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三聚氰胺副产氨水处理装置,包括混合缸、储存缸、固定副塔、正负压气泵、第一水泵、综合塔、正压气泵、第二水泵、碳化塔、分离器、固体泵,所述的储存缸位于混合缸左端,所述的储存缸与混合缸管道相连,所述的固定副塔位于储存缸左端,所述的固定副塔与储存缸管道相连,所述的正负压气泵位于固定副塔顶部,所述的正负压气泵与固定副塔螺纹相连,所述的第一水泵位于固定副塔左端下侧,所述的第一水泵与固定副塔螺纹相连,所述的综合塔位于固定副塔左端,所述的综合塔与正负压气泵和第一水泵管道相连,所述的正压泵位于综合塔左端上侧,所述的正压泵与综合塔螺纹相连,所述的第二水泵位于综合塔左端下侧,所述的第二水泵与综合塔螺纹相连,所述的碳化塔数量为两件,所述的碳化塔从右到左依次分布在综合塔左端,所述的碳化塔与第二水泵、正压泵和正负压泵管道相连,所述的分离器位于碳化塔左端,所述的固体泵位于分离器右端,所述的固体泵与分离器螺纹相连,且所述的固体泵与碳化塔管道相连。
进一步,所述的综合塔内部顶端还设有单项气阀,所述的单项气阀与综合塔螺纹相连。
进一步,所述的碳化塔顶部还设有气压表,所述的气压表与碳化塔螺纹相连。
进一步,所述的碳化塔前端还设有透明板,所述的透明板与碳化塔紧配相连。
进一步,所述的分离器底端左侧还设有废液排出管,所述的废液排出管与分离器螺纹相连。
进一步,所述的废液排出管左端还设有水阀,所述的水阀与废液排出管螺纹相连。
进一步,所述的分离器底部右侧还设有固定排出管,所述的固体排出管与分离器螺纹相连。
与现有技术相比,该三聚氰胺副产氨水处理装置,首先将产生的氨、二氧化碳的混合气体用软水溶解成氨水,并加入到混合缸中,再向混合缸中加入浓氨水,降低三胺副产氨水的碳化度,从而可满足直接制取合成氨合格的原料气,混合过后的氨水经冷却排管降温后送入储存缸中,再由储存缸将混合氨水输送到固定副塔,混合氨水在固定副塔中发生初步的化学反应,并生成合成氨的初始原气体,再由正负压泵将产生的气体输入到综合塔中,并且通过第一水泵将固定副塔中液体输送到综合塔中,因此在综合塔中再次发生化学反应,从而生成了合成氨原料气,通过正压气泵将合成氨原料气输送到碳化塔中,并通过第二水泵将综合中的氨水输送到碳化缸中,在碳化缸中,通过碳化反应,从而生成了碳酸氢铵和水,通过固体泵将碳酸氢铵和水抽入分离器中,经过分离器将碳酸氢铵和水分离,而碳化塔中多余的气体通过正负压泵产生负压将气体输送回固定副塔,由固定副塔再次转换成合成氨原料气,该装置结构简单,功能强大,能将生产三聚氰胺产品普遍采用的工艺是用尿素在催化剂高温催化下分解生成三聚氰胺、氨、二氧化碳的混合气体转换成碳酸氢铵,从而避免了生成三聚氰胺、氨、二氧化碳的混合气体排入空气而污染空气,并且变废为宝,充分利用了资源。
附图说明
图1是三聚氰胺副产氨水处理装置的剖视图;
图2是碳化塔的主视图;
图3是分离器的主视图。
混合缸1、储存缸2、
固定副塔3、正负压气泵4、
第一水泵5、综合塔6、
正压气泵7、第二水泵8、
碳化塔9、分离器10、
固体泵11、单项气阀601、
气压表901、透明板902、
废液排出管1001、水阀1002、
固体排出管1003。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华尔泰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安徽华尔泰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83532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循环水系统中冷、热水池的改良结构
- 下一篇:臭氧发生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