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便携式艾灸温补养生仪有效
申请号: | 201520834901.0 | 申请日: | 2015-10-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5073284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3-09 |
发明(设计)人: | 陈炜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博艾玄通投资发展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H39/06 | 分类号: | A61H39/06 |
代理公司: | 上海德昭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04 | 代理人: | 郁旦蓉 |
地址: | 201102 上海***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便携式 艾灸 养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艾灸仪器,具体为一种便于携带的艾灸温补养生仪器,属于理疗器械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艾灸疗法能健身、防病、治病,在我国已有数千年历史。早在春秋战国时期,人们已经开始广泛使用艾灸法,如《庄子》中有“越人熏之以艾”,《孟子》中也有“七年之病求三年之艾”的记载。历代医学著作中更比比皆是。艾灸能激发、提高机体的免疫功能,增强机体的抗病能力。具体地说,艾灸是一种使用燃烧后的艾条悬灸人体穴位的中医疗法。用于内科、外科、妇科、儿科、五官科疾病。犹其对乳腺炎、前列腺炎、肩周炎、盆腔炎、颈椎病、糖尿病等有特效。艾灸疗法的适应范围十分广泛,在中国古代是主要治疗疾病的手段。用中医的话说,它有温阳补气、温经通络、消瘀散结、补中益气的作用。
但是传统的艾灸存在以下问题:1、有明火、有烟,不安全;2、烟熏不利于健康、环境污染较大;3、操作不方便,需长时间拿艾条,手指会熏黄或烫伤;4、艾灸在施治过程中,烧灼患者经穴,会在身体上留下施灸的伤痕。
为解决上述问题,中国专利CN203915455U公开了一种便携式艾灸仪,包括风机、发热组件,但该艾灸仪的风机与发热组件设置在一起,发热组件工作时,其产生的一部分热量会直接作用于风机,使其在高温条件下工作,影响其使用寿命。而且该种艾灸仪工作时,发热组件在加热艾灸片的同时,与外界环境进行大量换热,发热组件热损耗严重。另外,该种艾灸仪中不设置混风的机构,风机产生的风直接向下输送,极易造成出风不均匀,致使使用者体感不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是为了解决上述课题而进行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内部设置有艾灸片,用于使用者随身携带进行艾灸的便携式艾灸温补养生仪。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便携式艾灸温补养生仪,具有这样的特征,包括:基座部,包含呈中空状的底座,以及支撑板,与底座的底部可拆卸连接,用于承载艾灸片;加热部,用于对艾灸片进行加热,包括加热片以及用于承载加热片的承载板;风力产生传输部,包括风机以及风道,风机用于产生风力,风道用于将风力引导到加热部以及基座部;控制部,设置在风力产生传输部的上方,用于控制风力产生传输部以及加热部;以及上盖部,底端和底座连接,和底座配合容纳基座部、加热部、风力产生传输部以及控制部,顶端的中间部分设置有控制面板,周边部分设置有进风口。其中,风道为双壁结构,用于阻止风道内部与外界环境换热,承载板为双层结构,加热片设置在两层承载板之间,上层承载板用于将加热片和风机隔开,下层承载板上的周边部设置多个间隔一定间距的通孔,用于风道中的风穿过,支撑板上设置有多个通孔。
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便携式艾灸温补养生仪中,还可以具有这样的特征:其中,支撑板与底座采用卡合连接或者螺纹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便携式艾灸温补养生仪中,还可以具有这样的特征:其中,支撑板为双层结构,上层采用导热材料制成,其上均匀设置有多个圆孔,用于风穿过;下层设置有若干对称排列的整齐弧形孔。
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便携式艾灸温补养生仪中,还可以具有这样的特征:其中,支撑板下层的下表面还设置有凸棱,用于方便支撑板与底座的拆卸。
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便携式艾灸温补养生仪中,还可以具有这样的特征:其中,控制面板通过设置在上盖部顶端的节点与上盖部连接,相邻节点之间的间距为进风口。
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便携式艾灸温补养生仪中,还可以具有这样的特征:其中,加热片为PTC陶瓷发热片。
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便携式艾灸温补养生仪中,还可以具有这样的特征:其中,底座的底面上设置有若干均匀的凸点,用于避免人体皮肤与基座的底面直接接触。
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便携式艾灸温补养生仪中,还可以具有这样的特征:其中,底座两侧对称设置有向外水平延伸的平台,平台设置有贯穿孔,贯穿孔上设置有绑带,用于将便携式艾灸温补养生仪固定在使用者的身体上。
实用新型的作用和效果
根据本实用新型所涉及的便携式艾灸温补养生仪,由于风道为双层壁结构,能够阻隔风道内部与外部环境进行换热,使得本实用新型的便携式艾灸温补养生仪的发热片的热损耗降低,提高了热量利用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博艾玄通投资发展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博艾玄通投资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83490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