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管接有效
申请号: | 201520832186.7 | 申请日: | 2015-10-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5135975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4-06 |
发明(设计)人: | 吴金海;刘胜涛;沈永君 | 申请(专利权)人: | 嘉善鑫海精密铸件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4B53/16 | 分类号: | F04B53/16 |
代理公司: | 上海伯瑞杰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27 | 代理人: | 冯云 |
地址: | 314100 浙江省嘉兴***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导流泵上的三向管接件。
背景技术
目前进入导流泵的管接一般采用单管引入,当多向水流需要引导时一 般采用先混流之后同一引入的方式,然而于混流时一般仅通过简单的直管 进行混流,流量损失较大,导致引入导流泵泵体内的水流流速不足,需要 管网提供额外的能源维持流速,进而常常造成管网导流前后水流的水压不 同,增大设计成本。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管接,通过两个管体引入不同方向的水 流,流量损失较小,其中部的安装腔体便于安装导流叶片,进而能够对流 量损失进行补偿。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其技术问题所提出的一种管接,包括底座、第一接 体、第二接体、管接本体,管接本体中部具有安装腔体,其一侧开口,另 一侧设置轴孔,安装腔体内设置导流叶片,导流叶片的转轴通过轴孔伸出 连接电机;管接本体上部连接第一接体,侧面连接第二接体,水流自第一 接体与第二接体引入,由于第一接体与第二接体方向不同,从不同角度冲 击导流叶片,其流量损失通过电机带动的叶片进行补偿,下部连接底座, 所述底座的底面开设与管接本体连通的通孔,混流后的水流自底座处流出。
第一接体及底座与关机本体中心连线的夹角为120°~180°,底座及 第一接体可以设置为径向偏转的结构,此时若第二接体与底座间夹角与第 一接体与底座间的夹角相同,则流量损失最小,则管接本体内可以不设置 导流叶片。
管接本体内的安装腔体截面呈圆形,其边缘处设置安装螺孔,用于连 接密封盖,侧面设置定位杆,便于密封盖的定位,保证密封。设置于管接 本体一侧的轴孔边缘具有环状的定位凸起,便于导流叶片的转轴安装,定 位凸起外部具有连接密封盖的螺孔,当管接本体内不设置导流叶片时,采 用密封盖密封。
安装螺孔及定位杆分别与第一接体及底座之间设有加强筋,防止出现 损坏。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第一接体及第二接体能够引入两股方向不同 的水流于管接本体内进行混流;第一接体与底座之间的径向偏转设计有助 于减小流量损失;管接本体中部的安装腔体一侧设置轴孔,便于安装导流 叶片对流量损失进行补偿。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 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图示与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如图1所示,一种管接,包括底座1、第一接体2、第二接体3、管接 本体4,管接本体4中部具有安装腔体,其一侧开口,另一侧设置轴孔,上 部连接第一接体2,侧面连接第二接体3,下部连接底座1,所述底座1的 底面开设与管接本体4连通的通孔。
第一接体2及底座1与管接本体4中心连线的夹角为120°~180°。
管接本体4内的安装腔体截面呈圆形,其边缘处设置安装螺孔,侧面 设置定位杆5,设置于管接本体4一侧的轴孔边缘具有环状的定位凸起6。
安装螺孔及定位杆5分别与第一接体2及底座1之间设有加强筋。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 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 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 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 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 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同物界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嘉善鑫海精密铸件有限公司,未经嘉善鑫海精密铸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832186.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压缩机
- 下一篇:一种高效防尘环保空压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