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振动电机有效
申请号: | 201520830383.5 | 申请日: | 2015-10-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5081658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3-09 |
发明(设计)人: | 毛路斌;侯斐 | 申请(专利权)人: | 瑞声光电科技(常州)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K33/18 | 分类号: | H02K33/18;H02K33/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3167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振动 电机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机,尤其涉及一种适用于大多数电子产品的振动电机。
【背景技术】
随着电子技术的发展,便携式消费性电子产品越来越受人们的追捧,如手机、掌上游戏机、导航装置或掌上多媒体娱乐设备等,一般都会用到振动电机来做系统反馈,比如手机的来电提示、信息提示、导航提示、游戏机的振动反馈等。如此广泛的应用,就要求振动电机的性能好、使用寿命长、尺寸小。
目前应用于便携式消费性电子产品中的振动电机,其一般都包括壳体、与所述壳体组配形成一容纳空间的基座、以及收容固定于该容纳空间内的单一振动系统。由于一个振动系统只具备一个固有共振频率,因此,这种传统结构的振动电机也只具有一个谐振频率,如果一个应用这种振动电机的终端需要实现两个谐振频率的话,那只能使用两个振动电机,这样必然造成振动电机占用的空间大大提升,不利于现在终端朝小型化方向发展的趋势。
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新的振动电机来克服上述缺陷。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了一种振动电机,其包括具有收容空间的壳体和盖接在壳体上的盖板,弹性支撑于收容空间内并相对间隔设置的第一振动系统和第二振动系统,所述壳体包括底壁和自底壁弯折延伸的侧壁,所述第一振动系统位于靠近盖板一侧,第二振动系统位于靠近壳体底壁一侧,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振动系统包括至少一个永磁体,第二振动系统包括至少一个通电线圈,所述通电线圈产生的磁场与所述永磁体相互作用,从而驱动所述第一振动系统和第二振动系统在所述壳体内振动,所述盖板上设有冲压形成的向第一振子方向凸出的第一限位块,所述壳体底壁上设有冲压形成向第二振子方向凸出的第二限位块,第一振动系统设有自朝向盖板一侧表面凹陷的第一限位孔,所述第一限位块至少部分设置于第一限位孔内,第二振动系统设有自朝向底壁一侧表面凹陷的第二限位孔,所述第二限位块至少部分设置于第二限位孔内。
优选的,所述第一振动系统包括第一配重块,所述第一限位孔沿垂直于第一振动系统的振动方向贯穿所述第一配重块。
优选的,所述第二振动系统包括第二配重块,所述第二限位孔沿垂直于第二振动系统的振动方向贯穿所述第二配重块。
优选的,所述第一配重块设有用于收容所述永磁体的收容孔,所述收容孔沿垂直于所述第一振动系统的振动方向贯穿所述第一配重块,所述第一限位孔位于所述收容孔的两侧。
优选的,所述第二配重块设有用于收容所述通电线圈的收容槽,所述收容槽沿垂直于所述第一振动系统的振动方向凹陷,所述第二限位孔位于所述收容槽的两侧。
优选的,所述第一振动系统包括第一弹性支撑件,所述第一弹性支撑件其一端固定于壳体另一端固定于第一配重块。
优选的,第二振动系统包括第二弹性支撑件,所述第二弹性支撑件一端固定于壳体另一端固定于第二配重块。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振动电机在壳体和盖板上设置有凸出的限位块,第一振动系统和第二振动系统上设有与限位块对应设置的限位孔,可以对振动电机起到限位作用,提高产品可靠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振动电机的立体分解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振动电机装配后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振动电机100,该电机包括:具有收容空间的壳体1,盖接于壳体1的盖板5、收容于该收容空间内且包括至少一个永磁体22的第一振动系统2和收容于该收容空间内且包括至少一个通电线圈32的第二振动系统3,该通电线圈32与所述永磁体22相对并间隔设置,其中,所述通电线圈32产生的磁场与所述永磁体22相互作用,从而驱动所述第一振动系统2和第二振动系统3在所述壳体1内振动。
壳体1包括底壁11和自底壁11弯折延伸的侧壁12,所述侧壁12首尾相连,与底壁11共同围成收容空间。盖板5盖接在侧壁12上,与壳体1共同形成振动电机的保护结构。
振动电机100进一步包括一对第一弹性支撑件24和一对第二弹性支撑件34,所述第一振动系统2通过第一弹性支撑件24弹性地支撑于收容空间,所述第二振动系统3通过第二弹性支撑件34弹性地支撑于收容空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瑞声光电科技(常州)有限公司,未经瑞声光电科技(常州)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830383.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