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在线滤纸式烟度计有效
申请号: | 201520827751.0 | 申请日: | 2015-10-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5138961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4-06 |
发明(设计)人: | 苏启源;陈浩权;陆加波;吴耀铭 | 申请(专利权)人: | 佛山市南华仪器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15/06 | 分类号: | G01N15/06;G01N1/24 |
代理公司: | 北京瑞恒信达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82 | 代理人: | 尹卓;赵俊霞 |
地址: | 528200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在线 滤纸 式烟度计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汽车尾气的检测仪器,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在线滤纸 式烟度计。
背景技术
目前机动车尾气已成为除煤烟型污染气体之外的又一大气污染源,机动车 数量的大幅增长伴随着污染物排放量的迅速上升,全国各大城市机动车尾气污 染严重。
现有的滤纸式烟度计基本属于定容式烟度计,主要原理是采用抽气气缸抽 取一定量的尾气,让尾气通过特定的滤纸,尾气中的大微粒就存留在滤纸上将 滤纸染黑形成烟斑,光度计照射滤纸上烟斑,测量其反光度,计算得到烟度值。 但当尾气的烟度值较低时,此种抽气缸抽一定量尾气的测量方法就会不太准确。 另一方面,由于测量距离的需要,采样探头组件的长度通常在1米以上,所以 在温度较低的环境中,采样气体很容易在采样探头组件内析出水分,不能保证 采样气体的温度与成份的稳定性,从而影响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在线滤纸式烟度计,包括:
采样探头组件,采样探头组件具有采样气入口;
气泵组件,气泵组件通过气管与采样探头组件相连接,用于将外部采样气 体源的采样气体泵入检测气路;
检测机构,检测机构的进气端通过气管与采样探头组件的出气端相连接, 用于对检测气路中的采样气体进行滤纸式烟度检测;
气体流量计,气体流量计的进气端通过气管与检测机构的出气端相连接, 气体流量计的出气端通过气管与检测气路的采样气出口相连接,使得经过检测 机构检测的采样气体由采样气出口排出;和
控制系统,控制系统分别与采样探头组件、气泵组件、检测机构和气体流 量计相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该在线滤纸式烟度计还包括第一两位三通 电磁阀和第二两位三通电磁阀,其中:
第一两位三通电磁阀的第一公共端通过气管与气体流量计的出气端相连 接;
第二两位三通电磁阀的第二公共端通过气管与采样气出口相连接;
第一两位三通电磁阀的第一常闭端通过三通管接头分别与第二两位三通电 磁阀的第二常开端和气泵组件的进气端相连接;以及
第一两位三通电磁阀的第一常开端通过三通管接头分别与第二两位三通电 磁阀的第二常闭端和气泵组件的出气端相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气泵组件为两个,且两个气泵组件在检测 气路中为并联关系。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气体流量计的出气端与第一两位三通电磁 阀之间的气管上设置有压力传感器和第一储气筒,其中,第一储气筒上设置有 温度传感器,且第一储气筒与气体流量计之间的气管上设置有压力传感器。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用于连接第一两位三通电磁阀的第一常开 端、第二两位三通电磁阀的第二常闭端和气泵组件的进气端的三通管接头与气 泵组件的出气端之间的气管上设置有第二储气筒。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第二两位三通电磁阀与采样气出口之间的 气管上设置有第二微纤维过滤管。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采样探头组件包括:
内管,内管的一端为采样气入口、另一端通过气管与检测机构的进气端相 连接;和
外管,内管嵌套在外管内,且外管的内径大于内管的外径。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该在线滤纸式烟度计还包括:
保温组件,保温组件与采样探头组件相连接以对采样探头组件中的采样气 体进行保温。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保温组件包括压缩气体入口、调压过滤阀、 第一两位两通电磁阀、压力开关和发热罐,调压过滤阀、第一两位两通电磁阀、 压力开关和发热罐在压缩气体入口与采样探头组件之间的气管上依次设置,
其中,压缩气体入口与外部压缩气体源相连接,
发热罐用于对压缩气体进行加热,发热罐的出气端与外管和内管之间的缝 隙相连通,使得发热罐内的加热后的压缩气体流动到外管与内管之间的缝隙, 且外管上设置有压缩气体出口以排出外管与内管之间的压缩气体,发热罐内安 装有温度开关以对发热罐内的压缩气体温度进行控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检测机构包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佛山市南华仪器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佛山市南华仪器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82775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油烟污染物检测仪
- 下一篇:自动化混凝土拌合物凝结时间测定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