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用于高温反应堆的活化片辐照盒有效
申请号: | 201520819207.1 | 申请日: | 2015-10-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5016256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2-03 |
发明(设计)人: | 吴恒;王杰;姚栋嘉;牛利伟;陈智勇;孙国栋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泛珉复合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21C17/104 | 分类号: | G21C17/104 |
代理公司: | 郑州金成知识产权事务所(普通合伙) 41121 | 代理人: | 郭乃凤 |
地址: | 215625 江苏省苏州市***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高温 反应堆 活化 辐照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高温反应堆的活化片辐照盒,属于核反应堆测量系统工程设备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在高温反应堆内进行样品的中子活化分析需要将样品送入特定位置进行中子辐照。对于反应堆堆芯位置的活化分析,一般在反应堆内都设计有专门的活化片辐照通道,通常的做法是使用气体将装有活化片的辐照盒送入辐照座中。
活化片辐照盒是用于放置活化片的盒状装置,在高温反应堆堆内经高通量中子照射后,要求活化片辐照盒可任意取放,感生放射性小,安全性高。
目前在现有技术中,以水或重水作慢化剂/冷却剂的反应堆温度较低,其活化片辐照盒采用聚乙烯等有机材料制备而成。而以高温氦气、液态金属钠、液态金属铅或高温液态熔盐做冷却剂的反应堆温度很高,传统有机材料制成的活化片辐照盒在上述高温反应堆中无法继续使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易加工、中子吸收截面小、化学稳定性好、高温下尺寸稳定的用于高温反应堆的活化片辐照盒。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用于高温反应堆的活化片辐照盒,包括活化片,所述活化片辐照盒由相互连接并提供内部封闭空腔的盒盖与盒体组成,所述内部空腔内设置有所述的活化片,所述盒盖与盒体之间通过卡扣连接或通过螺纹连接;所述活化片辐照盒由耐高温炭/炭复合材料制备而成。
所述活化片辐照盒为球形结构,所述盒盖与盒体均为半圆形结构,所述盒盖与盒体之间通过卡扣连接或通过螺纹连接并提供内部封闭圆形空腔;所述盒盖与盒体的内壁中心位置设置有上下互相匹配的卡槽,所述活化片设置在所述的卡槽中。
所述活化片辐照盒为胶囊形结构,所述盒盖与盒体均为“U”形结构,所述盒盖与盒体之间通过卡扣连接或通过螺纹连接并提供内部封闭胶囊形空腔;所述封闭胶囊形空腔内壁中心位置周向延伸设置有上下互相匹配的卡槽,所述卡槽内设置有固定支撑环,所述固定支撑环内设置有所述的活化片。
所述固定支撑环内设置有一个或多个所述的活化片。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活化片辐照盒为球形或胶囊形结构,用于高温反应堆的测量系统工程中,具有成本低、易加工、耐高温、中子吸收截面小、材料密度低、力学性能好、化学稳定性、高温下尺寸稳定等优点,可以在高温反应堆中使用,可任意取放,感生放射性小,安全性能较高,完全适用于高温核反应堆中子通量密度测量的应用。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活化片辐照盒由炭/炭复合材料加工而成。炭/炭复合材料的中子吸收截面为3.5×10-27cm2,经过中子照射后不会产生放射性;炭/炭复合材料密度小,足以通过气体推动。在惰性气氛中,炭/炭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随测试温度的提高而增加(至2200℃)。炭/炭复合材料还具有良好的结构可设计性,可根据零部件的受力情况和使用要求进行具体形状设计。因此炭/炭复合材料特别适于高温反应堆的活化片辐照盒。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之一;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之二。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解释和说明。应当理解,以下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而非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实施例1、
参见图1:一种用于高温反应堆的活化片辐照盒,包括活化片3,所述活化片辐照盒由相互连接并提供内部封闭空腔的盒盖1与盒体2组成,在内部空腔内设置有所述的活化片3,盒盖1与盒体2之间通过卡扣连接或通过螺纹连接;其中:所述活化片辐照盒由耐高温炭/炭复合材料制备而成。
活化片辐照盒为球形结构,盒盖1与盒体2均为半圆形结构,盒盖1与盒体2之间通过卡扣连接或通过螺纹连接并提供内部封闭圆形空腔;在盒盖1与盒体2的内壁中心位置设置有上下互相匹配的卡槽,活化片3设置在卡槽中,卡槽用于固定活化片3。
使用时,将盒盖1打开,将活化片3放入空腔中,然后将盒盖1关闭,盒体2与盒盖1通过卡扣或螺纹配合形成一个封闭球体,内部也形成一个封闭空腔。由于该活化片辐照盒外形为圆球形,在气体的推动作用下可很顺利地进入辐照座,完成在高温反应堆环境中的长时间运行。
实施例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泛珉复合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苏州泛珉复合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81920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充电桩电缆
- 下一篇:一种新型的自动定位的管套管连接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