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医用插管固定保护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520819052.1 | 申请日: | 2015-10-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5084170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3-16 |
发明(设计)人: | 范小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第一附属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M25/02 | 分类号: | A61M25/02 |
代理公司: | 郑州红元帅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1117 | 代理人: | 杨妙琴;徐皂兰 |
地址: | 473000 ***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医用 插管 固定 保护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用工器具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医用插管固定保护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急救技术的快速发展和进步,对各种用于抢救急危重症患者所需设备的集成度要求越来越高。气管插管是抢救危重患者的重要措施,是临床上急救复苏、抢救呼吸肌麻痹、手术麻醉、开放气道中最常用的方法,它的应用为抢救争取了时间和条件,但只有在气管插管安全固定牢靠、安全的情况下才能发挥其积极的作用。目前气管插管固定方法主要包括吊带式固定法、胶布固定法、一字固定法、Y型胶布固定法等,这些方法中,以气管插管固定器的效果最为肯定,“心肺复苏指南2005”提出,有条件者用气管插管固定器加强气管插管的固定。
目前的气管插管固定装置由于气管插管为软管,患者会咬瘪,从而影响通气功能,需要放置牙垫,才能保持通畅,但是病人口腔长期处在张开状态,时间较长两腮以及面部肌肉会酸痛,特别是病人清醒之后面部感觉很僵硬,在气管拔出之后的一小段时间内,面部也活动不开,增加病人的痛苦。且目前对于插管时软管的保护都采用上下的咬合牙套,在塞入病人口中时不是特别方便,尤其对于儿童患者非常麻烦。
申请号为201220258534.0的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包含可膨胀球囊的医疗用插管,包括一壳体、一导引管及一球囊,其中,该壳体包括有:一第一外管、一第一内管、形成该第一外管及该第一内管之间的一第一充气室及一球囊充气通道,该球囊充气通道具有一球囊充气口,且连接于该第一充气室;该导引管包括有一第二外管、一第二内管及形成于该第二外管与该第二内管之间的一第二充气室,其中,该第二充气室与该第一充气室连接;该球囊,具有二定位环形成于球囊的表面,如此,气体自该球囊充气口被通入球囊充气通道,经过该第一充气室及该第二充气室后,被填充至该球囊,使得该球囊均匀膨胀。该医疗用插管针对于手术中的患者,并不是针对于口腔插管方面,目前在口腔插管还未采用气囊保护软管的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问题是提供一种医用插管固定保护装置,采用气囊对插入的导管进行保护,在无损导管的情况下可以使得病人进行一定程度的咬合动作,利于缓解面部的僵硬情况,且气囊未充气情况下很容易将该装置放入病人口中,对儿童患者插管更加方便。
一种医用插管固定保护装置,包括托架,所述托架两端设置连接耳,所述连接耳上设置固定带,所述托架中部设置固定孔,所述托架背面设置气囊,所述气囊上设置与所述固定孔连通的穿孔,所述托架上设置与所述气囊连通的气门嘴,所述气门嘴连接充气机构。
进一步的,所述气囊上设置吸液通道,所述托架上对应所述吸液通道设置吸痰孔。
进一步的,所述气囊上设置咬合槽。
进一步的,所述充气机构与所述气门嘴活动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充气机构采用打气筒。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医用插管固定保护装置,固定孔插入导管,托架背面的气囊是放入病人口中,通过充气机构对其进行充气,将气囊顶起在病人口中起到支撑作用,穿孔与固定孔连接都是插入导管,气囊充气涨开之后会对导管起到保护作用,气囊的打气通过气门嘴来进行,气门嘴设置在托架外侧与气囊连通,气门嘴通常用于对轮胎的充气,是一种可控制的单向导通进气阀,在气囊冲入气体之后充气机构可以取下仍能保持气囊不会漏气,使用较为方便。使用气囊对导管进行保护病人可以尝试咬合,对于面部僵硬的情况具有缓解作用,且对于不配合的儿童患者来说,该装置能很轻松的放入病人口中,提高了使用的快捷方便性。
气囊上设置吸液通道,托架上设置的吸痰孔与吸液通道配合,可以对病人口腔内的唾液吸出,病人长时间的不能吞咽,势必会有大量的口水堆积,使得病人非常难受,也对卫生造成影响,设置的吸液通道护理人员可以通过吸液工具很轻易的对口腔进行清洗。
气囊上设置咬合槽,可以对牙齿的咬合位置进行限定,气囊在口腔内充气过足会导致病人很难受,充气较少会使得气囊弯曲扭转,通过咬合槽与牙齿的配合可以对气囊的位置进行限定,使得病人更加舒适。
气门嘴作为可控的单向导通阀在充气机构取下时不会使得气囊漏气,因此优选充气机构与气门嘴活动连接,使用起来更加方便。充气机构采用打气筒,可以采用小型的便携式打气筒,使用方便不占用空间。
本实用新型采用气囊对插入的导管进行保护,在无损导管的情况下可以使得病人进行一定程度的咬合动作,利于缓解面部的僵硬情况,且气囊未充气情况下很容易将该装置放入病人口中,对儿童患者插管更加方便,便于医务人员工作的展开。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第一附属医院,未经南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第一附属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81905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