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型羊床和羊舍有效
申请号: | 201520818932.7 | 申请日: | 2015-10-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5052451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3-02 |
发明(设计)人: | 黄从淼;索效军;杨前平;郭锐 | 申请(专利权)人: | 通山乌骨山羊原种保育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K1/03 | 分类号: | A01K1/03;A01K1/035;A01K1/015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37600 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羊舍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家畜饲养设施,具体是指养羊设施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在集约化圈养条件下,大多数羊圈是传统的砖砌水泥围栏式或新型隔层通风式。成年母羊舍粪尿相混的污水较多,这就导致了传统水泥围栏式羊圈不便于清扫消毒,不仅存在高浓度二氧化碳,氨气等有毒气体,也易形成潮湿的环境,又由于砖地易吸收大量水分,破坏其本身的导热性而变冷变硬,经冻易破碎,加上本身磨损的特点,容易形成坑穴,后期维修费用较大。另外新型隔层通风式的空隙较大,当夜间气温降低或羊圈祛湿不及时时,空隙中的空气对流形成较强成冷空气,幼羊和老羊卧在隔层之上休息时会受凉生病,羊群整体适应能力下降,各种应激性疾病多发,导致羊死亡。
中国专利公开号CN103988786A公开了一种高床养殖羊舍,其特征在于:具有舍体,舍体内安装有羊床,所述羊床具有支架,支架上端具有床面,床面上具有网眼,床面离地80-100CM,同样也没有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内容是针对以上不足之处提供一种生物发酵养羊床,解决羊的排泄物难以打扫,羊圈湿度大,冷风导致幼羊、老羊易生病等问题。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羊床,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层为鹅卵石,中间为稻壳锯末层,上层为稻草层。
进一步的,所述鹅卵石高度50—100cm,稻壳锯末层高度5cm,稻草层5cm。
进一步的,羊床锯木混土层中可加入发酵微生物。
一种羊舍,羊舍的地面全部为上述羊床结构,羊群的密度为5头/m2。
上述的羊舍的外侧设有排水槽。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稻草层、稻壳锯末层、鹅卵石层的三层设计更有利于羊尿向下渗透,有利于保持床体的干燥,当尿液进入鹅卵石层以后被天然的微生物分解,解决了气味严重的问题。另外,三层床体之间取消了较大的间隙,首层用稻草铺垫,具有保温,造价低廉,材料易制取等优点,并且在夜间降温的条件下,不会因为具有较大空隙导致空气对流产生冷空气,保证羊群不会受凉生病,从而加大幼羊的生存率,改善羊群生长环境。
羊舍的外侧的设有排水槽是为了保持羊床的进一步干燥。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剖面构造示意图;
图中:1、稻草层2、稻壳锯末层3、鹅卵石层4、排水槽5、喂食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作进一步说明:
在本实用新型中,使用的方位词如“上、下、左、右”通常是指参考附图所示的上、下、左、右;“内、外”是指相对于各部件本身的轮廓的内、外。
如图1所示,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在图1中,由稻草层1、稻壳锯末层2、鹅卵石层3组成的生物发酵养羊床,在整个床体外侧可设有排水槽4,整个床体上方两侧设有两条喂食槽5。在三层床体的锯木混土层2、和鹅卵石层3中可产生的天然微生物用以分解尿液。其中鹅卵石高度50—100cm,稻壳锯末层高度5cm,稻草层5cm。
羊群的密度为5头/m2,该羊舍的下面可以全部为羊床的三层结构,使羊全年实现圈养。对于南方来说,在冬季只需在羊舍的两侧加上塑料薄膜就能够越冬,羊圈在一年内可不必打扫,一年后可把上面的二层取出,加上新鲜的稻壳锯末层和稻草层即可,这样就大节省了养羊的劳动强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通山乌骨山羊原种保育有限公司,未经通山乌骨山羊原种保育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818932.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