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型结构马桶有效
申请号: | 201520807583.9 | 申请日: | 2015-10-19 |
公开(公告)号: | CN205046651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2-24 |
发明(设计)人: | 赵介均 | 申请(专利权)人: | 赵介均 |
主分类号: | E03D11/02 | 分类号: | E03D11/02;E03D11/13;E03D11/16 |
代理公司: | 北京商专永信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00 | 代理人: | 邢若兰;高之波 |
地址: | 215000 江苏省苏州***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结构 马桶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卫浴设施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新型结构马桶。
背景技术
很多家庭卫生间内大多都使用马桶。如图1所示,目前市场上销售的马桶带有存水弯道01,因为存水弯道01的“U”型弯处有存水,下水管道的气体无法连通到室内,可以有效的隔离臭气,但是存水弯道01处非常容易被厕纸等其他杂物堵塞,由于阻塞部位是弯状结构,所以疏通起来十分困难。
同时,传统马桶的存水都是刚好位于下水管道入口的正下方,所以当使用者使用马桶的时候,特别容易产生溅水的现象。同时,传统马桶的存水弯道01都是反向S形状,即最后的入口位于便池的后方,而出口是位于水箱的下方,所以整个存水管道的安装空间非常小,从而更容易出现堵塞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新型结构马桶,可以方便的进行排堵操作,同时防止溅水现象的发生。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新型结构马桶,其包括便池本体、水箱和S型排污管道;
S型排污管道包括依次连接的入口、第一弯折部、第二弯折部和出口;
入口位于水箱的下方,
第一弯折部能够存水并实现液封,第一弯折部内的存水位于水箱的下方,第一弯折部的弯曲方向朝向便池本体;
第二弯折部的位置高于第一弯折部的高度,第二弯折部的弯曲方向为竖直向下,第二弯折部的上方设有排堵孔,排堵孔连通第二弯折部和便池本体;
出口位于便池本体的下方。
其有益效果是,由于S型排污管道的形状为正S形状,其入口位于水箱的下方,出口位于便池本体的下方,所以整个S型排污管道的安装空间就会非常充裕,从而不容易产生堵塞的问题。同时,由于第一弯折部内的存水位于水箱的下方,所以当污物掉入入口后,不会产生溅水现象。同时,排堵孔连通第二弯折部和便池本体,当S型排污管道内出现堵塞现象的时候,可以通过排堵孔对堵塞物进行疏通,疏通操作非常的方便。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S型排污管的第一弯折部和第二弯折部处的内径沿污物流动方向逐渐变大。
其有益效果是,内径逐渐变大,则污物的流动会更顺畅,从而不容易出现堵塞现象。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排堵孔上安装有孔盖,孔盖与排堵孔密闭配合。
其有益效果是,设置孔盖后,可以与排堵孔紧密密闭,从而在平常时刻,可以防止第二弯折部处的异味从排堵孔当中泄露。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便池本体的材质为高温陶瓷或不锈钢或塑料。
其有益效果是,高温陶瓷不掉色、不吸水、不变形、易清洗、对人体无毒无害。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排堵孔位于便池本体的前端。
其有益效果是,便池本体的前端空间较大,可以方便使用工具伸入到排堵孔内去。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入口处污物的流动方向朝向水箱的斜下方。
其有益效果是,如此,则第一弯折部内的存水位于水箱的下方,所以当污物掉入入口后,不会产生溅水现象。
附图说明
图1为传统马桶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的一种新型结构马桶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2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2示意性地显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的一种新型结构马桶,其包括便池本体1、水箱2和S型排污管道3。其中S型排污管道3包括依次连接的入口4、第一弯折部5、第二弯折部6和出口7;入口4位于水箱2的下方;第一弯折部5能够存水并实现液封,第一弯折部5内的存水位于水箱2的下方,第一弯折部5的弯曲方向朝向便池本体1;第二弯折部6的位置高于第一弯折部5的高度,第二弯折部6的弯曲方向为竖直向下,第二弯折部6的上方设有排堵孔8,排堵孔8连通第二弯折部6和便池本体1;出口7位于便池本体1的下方。
本实用新型当中,由于S型排污管道3的形状为正S形状,其入口4位于水箱2的下方,出口7位于便池本体1的下方,所以整个S型排污管道3的安装空间就会非常充裕,从而不容易产生堵塞的问题。同时,由于第一弯折部5内的存水位于水箱2的下方,所以当污物掉入入口4后,不会产生溅水现象。同时,排堵孔8连通第二弯折部6和便池本体1,当S型排污管道内出现堵塞现象的时候,可以通过排堵孔8对堵塞物进行疏通,疏通操作非常的方便。
同时,本实用新型的S型排污管的第一弯折部5和第二弯折部6处的内径沿污物流动方向逐渐变大。内径逐渐变大,则污物的流动会更顺畅,从而不容易出现堵塞现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赵介均,未经赵介均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807583.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自动升降电动遮阳棚
- 下一篇:一种简易管道粗滤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