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锂离子电池极片涂覆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520807008.9 | 申请日: | 2015-10-19 |
公开(公告)号: | CN205050928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2-24 |
发明(设计)人: | 关成善;宗继月;李涛;周会;张敬捧;梅庆虎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精工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4/62 | 分类号: | H01M4/62;H01M4/36;H01M10/0525 |
代理公司: | 济南泉城专利商标事务所 37218 | 代理人: | 张世静 |
地址: | 277800 山东省枣庄***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锂离子电池 极片涂覆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锂离子电池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锂离子电池极片涂覆结构。
背景技术
锂离子电池广泛应用于通信、照明、储能、电动车、电动自行车、电动工具等领域。随着锂离子电池应用领域的扩展,对锂离子电池的安全性及电性能的要求越来越高。目前锂离子电池的安全性,主要体现在电池过充、针刺、挤压方面。镍钴锰三元相对于磷酸铁锂电池的安全性较差。锂离子电池的电性能主要体现在内阻、循环及自放电特性上。自放电一致性仍然较差,同一批电池中的月自放电从1%~10%都存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锂离子电池极片涂覆结构,提高电池过充、针刺、挤压方面的安全性同时提高电池的自放电特性。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锂离子电池极片涂覆结构,其特征在于,中间层为箔材,箔材外侧涂覆有石墨烯涂层,石墨烯涂层外侧涂覆有活性物质涂层,活性物质涂层(3)外层涂覆有氧化铝涂层。
所述的箔材为铜箔或铝箔。
所述的活性物质涂层为石墨材料涂层或镍钴锰三元涂层中的一种,
所述的氧化铝涂层表面带有孔,涂层厚度为3~6μm。
所述的石墨烯涂层厚度为2~4微米。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技术效果是:
1)石墨烯涂层有效的提高了电池极片的导电性,同时改善了箔材与活性物质涂层之间的结合力。
2)氧化铝涂层具有较好的耐温及耐穿刺能力提高了电池的安全性,且多孔结构具有较好的吸收电解液能力,改善电池循环且降低电池自放电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1、包箔材;2、石墨烯涂层;3、活性物质涂层;4、氧化铝涂层。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箔材1为铝箔;石墨烯涂层2厚度为2~4μm,活性物质涂层3为镍钴锰三元材料;氧化铝图层4厚度为3~6μm。
实现该涂层结构工艺步骤如下:
1、首先对铝箔1表面进行石墨烯涂层2的涂覆,短时烘烤温度为50~60℃;
2、石墨烯涂层2干燥后进行镍钴锰三元材料涂覆,在100~110℃的环境下烘干;
3、镍钴锰三元材料涂覆完且烘干后,进行辊压。
4、辊压后的极片进行涂覆氧化铝涂层4,并在60~70℃的环境下干燥。干燥结束后完成极片的涂覆,继续进行电池的制作。
在该工艺下制备电三元材料电池,可通过3C10V的过充测试、单体针刺测试及挤压测试。电池批量的月自放电性能控制在5%以内,1C1000周的循环容量保持率>95%。具有较好的循环性能及批量自放电一致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精工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山东精工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807008.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