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带面板网眼型喷头的喷液杆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520806885.4 | 申请日: | 2015-10-16 |
公开(公告)号: | CN205199766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5-04 |
发明(设计)人: | 沈浦;王春晓;孙学武;郑亚萍;于天一;郑永美;吴正锋;王才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省花生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B05B1/20 | 分类号: | B05B1/20 |
代理公司: | 青岛中天汇智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7241 | 代理人: | 万桂斌 |
地址: | 266000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面板 网眼 喷头 喷液杆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实验装置,尤其涉及一种带面板网眼型喷头的喷液杆 装置。
背景技术
叶面喷洒农药和化肥对花生、大豆、玉米、棉花等作物生长非常重要,在 控制病虫害发生发展、提供作物需要的营养元素,改善作物生长环境方面具有 重要作用。现阶段,田间操作中喷液器一般仅有一个喷头,喷洒效果差:圆形 的喷头本体喷洒面积较小,只能对农作物的某一部位进行喷洒,容易造成喷液 过量或过少,不易控制。适用范围窄:需要不停调整喷洒范围,在实际喷液过 程中,需要对作物上、下部叶面进行液体喷洒,如果采用现有技术中的喷头本 体进行喷洒,操作人员需要沿着作物上、下部叶面边走边喷,才能将整棵作物 完整喷洒,喷灌效率低,操作不方便,同时作物下部叶面不易喷洒到。因而, 开发高效的叶面喷洒工具,对于达到上述目的有重要意义。而其难点就是如何 扩大喷洒面积及解决作物背部叶面喷施问题。现有技术中,通过增加喷头数量 或面积,调整喷头位置等可以有效的解决上述问题,但是在劳动成本不断增加 的情况下,如何提高喷施效率,开发简便高效的喷洒工具,对于开展作物学田 间管理具有非常重要的价值。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缺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带面板 网眼型喷头的喷液杆装置。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带面板网眼型喷头的喷液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喷液主杆、直型 连接杆和喷淋装置,所述喷液主杆上端设置有手柄和开关阀,手柄的末端设置 有喷液接收孔,所述直型连接杆呈水平设置在喷液主杆的下端,直型连接杆的 两端分别连接喷淋装置,喷淋装置包括弯型连接杆和喷液面板,喷液面板设置 在弯型连接杆的两端,喷液面板上设置有喷头,喷头设置为网眼型微孔。
进一步的,所述喷液主杆、直型连接杆和弯型连接杆均设置为中空圆柱体 结构。
进一步的,所述网眼型微孔设置在靠近植株的喷液面板的内侧面,相邻的 网眼型微孔等间距排布。
进一步的,所述网眼型微孔设置为环形孔,相邻的环形孔之间通过微型长 方条形缝细连通。
进一步的,所述喷淋装置设置为两组,每组喷淋装置设置有两个喷液面板, 每组喷淋装置沿着直型连接杆的中点对称设置。
进一步的,所述直型连接杆的长度按照垄沟的宽度设置,控制两组喷淋装 置的喷液面板覆盖相邻的两个垄面。
进一步的,所述每组喷淋装置的两个喷液面板设置为不同的高度,下部喷 液面板的网眼型微孔与植株下部叶面相对设置;上部喷液面板的网眼型微孔与 植株上部叶面相对设置。
进一步的,所述弯型连接杆的端部设置有控制阀,带网眼型微孔喷头的喷 液雾化状态通过控制阀调节。
进一步的,所述弯型连接杆和直型连接杆之间为活动连接,弯型连接杆为 可伸缩连接杆。
进一步的,所述喷液主杆、连接杆或喷头为塑料、铝合金、铜、铁材质中 的任意一种制备而成。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包括喷液主杆、直型连接杆和喷淋装置,所述喷液主杆上端设置有手柄和 开关阀,手柄的末端设置有喷液接收孔,所述直型连接杆呈水平设置在喷液主 杆的下端,直型连接杆的两端分别连接喷淋装置,喷淋装置包括弯型连接杆和 喷液面板,喷液面板设置在弯型连接杆的两端,喷液面板上设置有喷头,喷头 设置为网眼型微孔。
本实用新型的喷淋装置结构简单、操作方便,通过控制阀和开关阀控制液 体的流量,可操作程度高、药液利用率高,在提高作物喷淋液体均匀的同时, 提高工作效率,值得推广使用。
本实用新型中喷液面板上设置有带网眼型微孔的喷头,具有喷洒面积大的 功能,能够提升作物叶面接受喷洒液的范围,且喷洒相对均一,避免了因喷洒 集中或不匀而造成的烧苗现象,进而提高喷洒的效率。
本实用新型中相邻的网眼型微孔等间距排布,网眼型微孔设置为环形孔, 相邻的环形孔之间通过微型长方条形缝细连通,喷液面板上喷出的出液面为环 形和扇形,适于作物液面喷液、喷洒面积大,可以喷洒整排的作物,喷洒速度 快。
本实用新型的下部喷液面板和上部喷液面板,与植株成一定角度,能自下 而上的喷洒液体,特别能够增加植株叶面背部接受喷洒液的几率,提高背部叶 面吸收的效果,促进作物生长,是一种高效的装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省花生研究所,未经山东省花生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806885.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固体电解电容器的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薄型变压器骨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