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太阳能车棚有效
申请号: | 201520806300.9 | 申请日: | 2015-10-19 |
公开(公告)号: | CN205089002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3-16 |
发明(设计)人: | 朱共山;牛曙斌;杨占波;蔡晓军;郁秋龙;张宁生;李迎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协鑫工业应用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H6/02 | 分类号: | E04H6/02;H02S20/26;H02J7/00 |
代理公司: | 南京苏科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32102 | 代理人: | 姚姣阳 |
地址: | 2150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太阳能 车棚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太阳能车棚,尤其涉及一种可供及时充电用太能能车棚。
背景技术
随着生活条件的提高,低碳的绿色生活也受到了大家的关注和倡导,从而也加快了充电车辆在的发展。为了避免自己的爱车遭受雨雪等恶劣天气的影响,人们都选择在固定场所的车棚进行停靠,所以车棚也为人们低碳出行及绿色环保贡献了属于它自己的力量。但现有的车棚仅仅起到供停靠的作用,当电动车辆由于未及时充电而不能使用,给人们的出行和生活带来不便。
实用新型内容
鉴于现有技术存在上述缺陷,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太阳能车棚。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将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
太阳能车棚,包括顶棚及支撑顶棚的立柱,所述立柱垂直于地面设置,所述顶棚包括一框架及置于框架内的太阳能电池板,所述太阳能电池板与蓄电池电性连接,所述蓄电池设置于地面之下,所述框架均设有若干隔离杆,所述框架内侧及隔离杆的两侧设置有凹槽,所述太阳能电池板通过插接固定于所述框架上。
所述车棚还包括一中间立柱,所述中间立柱置于顶棚的中心,且所述中间立柱的轴线与所述立柱轴线相平行,所述中间立柱为中空型,所述框架的凹槽截面呈“E”型,分别为上凹槽与下凹槽,所述太阳能电池板插接于上凹槽,所述太阳能电池板的电性连接线设置于下凹槽内,并穿设于中间立柱中与车棚下的蓄电池连接。
所述太阳能电池板的插接处涂覆有固定胶。
所述中间立柱的侧壁上设置有充电接口,所述充电接口与蓄电池放电端线性连接。
本实用新型突出效果为:将车棚与太阳能光伏板进行有效的结合,不仅可以供车辆停靠,同时可以将太阳能进行吸收转化成直流电,能更好的利用了太阳能,方便了电动车的及时充电。
以下便结合实施例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的详述,以使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更易于理解、掌握。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本实用新型揭示了一种太阳能车棚,包括顶棚及支撑顶棚(图中未示意)的立柱1,所述立柱垂直于地面设置。所述车棚还包括一中间立柱,所述中间立柱置于顶棚的中心,且所述中间立柱的轴线与所述立柱轴线相平行,所述中间立柱为中空型。所述立柱与顶棚框架焊接或螺纹连接。
所述顶棚包括一框架及置于框架内的太阳能电池板,所述太阳能电池板与蓄电池电性连接,考虑到车棚的美观,所述蓄电池设置于地面之下,当然也可以置于车棚一侧。
所述框架内均设有若干隔离杆4,所述框架内侧及隔离杆4的两侧设置有凹槽,所述太阳能电池板通过插接固定于所述框架上。
具体的,所述框架的凹槽截面呈“E”型,分别为上凹槽与下凹槽,所述太阳能电池板插接于上凹槽,所述太阳能电池板的电性连接线设置于下凹槽内,并穿设于中间立柱中与车棚下的蓄电池连接,太阳能电池板吸收太阳光之后进行直流电的转化并储存于蓄电池中。太阳能具体转化过程为现有技术,在此不再赘述。
如图1所示,相邻的第一太阳能电池板2和第二太阳能电池板3之间插接后,在插接处涂覆有固定胶以更好的进行固定以及缝隙的填补。为了满足充电车辆的充电,所述中间立柱的侧壁上设置有充电接口,所述充电接口与蓄电池放电端线性连接。当需要充电时,通过车辆充电线与充电接口连接即可。为了安全考虑,所述充电接口处可以设置有安全开关,当需要使用时,打开安全开关。
本实用新型尚有多种实施方式,凡采用等同变换或者等效变换而形成的所有技术方案,均落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协鑫工业应用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苏州协鑫工业应用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806300.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便携可拆卸式休闲和居住帐篷房
- 下一篇:一种多功能节能型车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