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小直径大长细比清水混凝土群柱模板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520805307.9 | 申请日: | 2015-10-13 |
公开(公告)号: | CN205116711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3-30 |
发明(设计)人: | 马磊;全有维;沈兴东;黄峰;谢翊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建八局第三建设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G13/02 | 分类号: | E04G13/02 |
代理公司: | 北京天平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11239 | 代理人: | 缪友菊 |
地址: | 210046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直径 大长细 清水 混凝土 模板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柱模模板施工结构,尤其是一种小直径大长细比清水混凝土群柱模板结构。
背景技术
随着建筑技术的不断革新,在满足其使用功能的前提下,造型新颖,特点突出的建筑设计手法越来越得到建筑师的青睐。在清水混凝土领域,一种小直径大长细比的清水混凝土圆柱开始逐步应用到建筑结构中,这种清水柱通常具有直径小,高度高,数量多,要求严的特点。
现有模板技术对清水混凝土圆柱的施工通常是采用定制钢模、或是定制木模,钢模笨重,成本大,不宜大面积施工。木模是左右两块由凹凸卡槽连接成整体,但拆模后通常会在木模卡槽处及分段木模对缝处形成一道忽明忽暗的竖向痕迹,造成清水混凝土表面观感质量较差。
实用新型内容
实用新型目的:提供一种方便清水混凝土圆柱混凝土施工且拆模后表面没有凸痕的柱模结构。
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小直径大长细比清水混凝土群柱模板结构,包括模板支撑框架、底部限位组件、对接加固机构以及至少两个上下对接的PVC柱模;
模板支撑框架为竖向立杆、纵向水平杆以及横向水平杆组成的长方体形框架;在上下两个PVC柱模对接高度处的两根纵向水平杆和两根横向水平杆的中点处均垂直设有一根支撑横杆;
底部限位组件包括限位底座以及至少三根限位桩;限位桩紧贴设置在限位底座的周围,在限位底座的中心处设有中心插口;底部PVC柱模的下边缘插于限位底座的中心插口内;
对接加固机构包括四块限位板、两根对拉螺杆、四个U型卡座、四个固定螺母以及四根顶撑;在每块限位板的一侧边缘处均设有半圆形槽口,两两限位板的半圆形槽口拼合后构成两个中间夹持层,两个中间夹持层分别夹持在上下对接的两个PVC柱模的对接边缘处;两根对拉螺杆平行设置在上下两个中间夹持层之间;四个U型卡座分别套设在两根对拉螺杆的四个端头上,且每个U型卡座均同时扣压在上下两个中间夹持层的同侧边缘上;四个固定螺母分别旋合在两根对拉螺杆的四个端头上,从而夹紧四个U型卡座;四根顶撑分别支撑在四根支撑横杆的顶端与上下两个中间夹持层的四侧边缘之间。
采用模板支撑框架能够为对接加固机构提供横向及纵向的支撑,为整个模板结构的基础性支撑结构;采用限位底座能够对最底部的PVC柱模的下端进行限位,并利用限位桩进行位置固定,防止施工过程中PVC柱模下端出现位移,确保PVC柱模施工的精确性;采用限位板构成中间夹持层,从而对上下对接的两个柱模进行同时固定,有效避免施工缝处形成错台凸痕的问题;采用对拉螺杆和U型卡座对两个中间夹持层的相对侧进行夹持固定,有效确保两个中间夹持层上下对齐,从而间接确保上下对接的两个柱模口上下对齐,进一步避免施工缝处形成错台凸痕的问题。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方案,对接加固机构还包括四块承压限位垫块;四块承压限位垫块分别设置在上下两个中间夹持层之间的四个顶角处。采用承压限位垫块对上下两个中间夹持层之间的四个顶角处进行支撑,既确保上下两个中间夹持层的整体厚度,使上下两个中间夹持层与U型卡座之间夹持紧密,防止中间夹持层上下窜动,又能够使上下两个中间夹持层进行隔离,方便察看上下两个对接柱模的对接缝状态,从而调节使对接缝处完全对接,从而有效避免施工对接缝处形成蜂窝和麻面。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限定方案,顶撑包括螺旋伸缩杆以及分别设置在螺旋伸缩杆两端的支撑板和U型卡托;支撑板支撑在支撑横杆的顶端上,U型卡托扣压在上下两个中间夹持层的同侧边缘上。采用四个U型卡托扣压在上下两个中间夹持层的四周边缘上,从而实现顶撑对接加固机构的支撑及定位调节,提高了施工的灵活性。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方案,在支撑板上设有突刺;突刺插入支撑横杆的顶端。采用突刺能够使顶撑与支撑横杆之间接触更加稳固,提高了顶撑支撑的稳定性。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限定方案,固定螺母为山型固定螺母。采用山型固定螺母能够提高螺母固定施工效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建八局第三建设有限公司,未经中建八局第三建设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805307.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