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注射器有效
申请号: | 201520805077.6 | 申请日: | 2015-10-16 |
公开(公告)号: | CN205084015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3-16 |
发明(设计)人: | 林碧容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医科大学附属中医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J1/20 | 分类号: | A61J1/20;A61M5/178 |
代理公司: | 成都高远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22 | 代理人: | 谢一平 |
地址: | 646000***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注射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尤其涉及一种注射器。
背景技术
目前医院中普遍使用的加药注射器为普通的注射器,是由针筒、活塞头、推杆、活塞柄以及注射针组成,医护人员在操作时通过推杆推拉活塞头移动,实现抽吸药物、混合药液等操作。然而,在加配药物的过程中,推杆裸露部分易被医护人员手上以及空气中的细菌和灰尘等污染并且容易被不同的药物造成交叉污染,当抽吸药量大时,有多种药液需要反复抽吸、推注,稍有操作不慎就会污染注射器裸露部分。如果医护人员按照教科书上规定的两手持空针方法操作,使用时相当不便,影响工作效率。所以医护人员在操作时,都是一只手满把攥注射器,另一只手拿药瓶,这样污染注射器裸露部分的可能性更大,并且污染程度不可估量。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方便实用的防污染注射器。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一种用于防止污染的注射器,包括针筒、活塞头、推杆、活塞柄和设置在所述针筒前端的注射针,所述注射器还包括保护套,保护套一端与针筒后端密封连接,另一端与活塞柄密封连接,所述推杆穿过保护套。
优选的,所述保护套材质为弹性材质,并且呈圆筒状。
进一步的,所述保护套为可伸缩结构。
优选的,所述保护套的最大长度小于推杆的长度。
进一步的,所述保护套内壁与推杆之间有间隙。
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医护人员手持针筒通过抽吸推杆使药瓶中的药剂抽入针筒内,推杆后端设置的保护套可以保证推杆不裸露在空气中,同时不会沾染医护人员手部以及空气中的灰尘和细菌,并且防止了不同药液之间的交叉污染,结构较简单,使用方便,防污染效果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中:1、针筒;2、活塞头;3、推杆;4、活塞柄;5、注射针头;6、保护套。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一种注射器,包括针筒1、活塞头2、推杆3、活塞柄4以及设置在针筒1前端的注射针头5,所述注射器还包括保护套6,所述保护套6一端与针筒1后端密封连接,另一端与活塞柄4密封连接,因此,可防止该注射器的推杆部位在加配药过程中被医护人员的手或者空气中的灰尘和细菌感染,并且可防止不同药液之间的交叉感染。保护套6为弹性材质或者可伸缩结构,因此在使用过程中,保护套6可根据推杆的推拉行程自由伸缩。保护套6的外形与针筒1相同为圆筒状,并且保护套6的内壁与推杆3之间有间隙。保护套6的最大长度小于推杆3的长度,防止在加配药过程中,由于医护人员用力过大将活塞头2从针筒1中拔出,使得活塞头2与针筒1脱节直接裸露在空气中,从而对注射器以及注射器中的药物造成严重的污染。因此,使用本实用新型公开的注射器,可以保证推杆3不裸露在空气中,不被空气中的灰尘和细菌感染,同时不会因为与医护人员的手接触而被污染,并且结构较简单,使用方便。
当然,本实用新型还可有其它多种实施例,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及其实质的情况下,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根据本实用新型作出各种相应的改变和变形,但这些相应的改变和变形都应属于本实用新型所附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医科大学附属中医医院,未经四川医科大学附属中医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80507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