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太赫兹频段新型空芯介质管加载介质栅导波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520803089.5 | 申请日: | 2015-10-18 |
公开(公告)号: | CN205376718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7-06 |
发明(设计)人: | 王志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十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H01P3/10 | 分类号: | H01P3/10;H01P3/16;H01P3/12 |
代理公司: | 成飞(集团)公司专利中心 51121 | 代理人: | 郭纯武 |
地址: | 610036 四川***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赫兹 频段 新型 介质 加载 导波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能够广泛应用于太赫兹成像和信号发射的导波结构。
背景技术
频率0.1~10.0THz范围内的电磁波被称为太赫兹波。介于毫米波频段与红外线频段之间太赫兹频段电磁波频段属于远红外波段,具有波长短、方向性好、光子能量低、高穿透性等独特性质,太赫兹系统在半导体材料、高温超导材料的性质研究、断层成像技术、无标记的基因检查、细胞水平的成像、化学和生物的检查,以及宽带通信、微波定向等许多领域有广泛的应用。由于THz波所处的特殊位置,它有很多优越的特性和非常重要的学术研究和应用价值,使得世界各国都给予极大的关注,因此太赫兹技术逐渐成为国际研究的热点。它在物理、化学、天文学、生命科学和医学等基础研究领域,太赫兹的应用除了太赫兹信号源,还必须解决太赫兹信号的传输问题。传输线的研究对于太赫兹(THz)技术的发展非常重要,它可以有效地对太赫兹信号进行传输,降低信号的传输损耗。太赫兹波表现出一系列不同于其它电磁辐射的特殊性质:穿透能力强、光子能量低、可得到高分辨率的清晰图像、可进行时间分辨的光谱测量等。但有太赫兹辐射源在输出频率可调性及输出功率方面存在的局限性和太赫兹物体成像以及高功率发射需要在射频输出端具有很强的能量耦合的问题,由于水汽对THz波的强烈吸收,研究适用于不同应用需求的太赫兹波导成为急需,然而当前缺乏合适的导波材料和结构是制约太赫兹技术发展的重要原因。
对于太赫兹导波结构来说,最重要的特性就是:低色散、低损耗以及强能量聚集。当进行长距离电磁信号传输时,波导应具有低色散特性,但对于近距离传输时,低损耗以及强能量聚集特性就显得更为重要。许多研究成果表明,太赫兹能量在许多介质材料中会被大量的吸收,这就给太赫兹导波结构实现低损耗传输以及强能量聚集特性带来了一定的困难。在太赫兹频段,物体成像以及高功率发射通常需要在输出端具有很强的能量耦合特性,为了增强能量聚集特性,减小传输损耗,将电磁波约束在波导内部空气区域中进行传输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由于现有技术太赫兹辐射源在输出功率方面的局限性和当前太赫兹物体成像以及高功率发射需要在射频输出端具有很强的能量耦合的问题,普通的空芯介质管导波结构,通常不能很好的将电磁场约束在波导内部区域进行传输,有效地降低传输损耗及增强场约束能力。而且普通的空芯介质管导波结构存在制造工艺要求高,实际应用较困难,难于加工等问题。
本实用新型对介质管导波结构进行改进,提出了一种太赫兹频段新型空芯介质管加载介质栅导波结构。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太赫兹辐射源在输出功率方面的局限性和当前太赫兹物体成像以及高功率发射需要在射频输出端具有很强的能量耦合的问题,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易于加工实现,电磁能量耦合强度高的新型的空芯介质管加载介质栅导波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太赫兹频段新型空芯介质管加载介质栅导波结构,具有一个空芯介质管1和空气层2,其特征在于:在空芯介质管1内设有穿过空气层2的金属线导波结构3和将空气层2分隔为两个介质腔的介质栅4,介质栅4以等分均布的栅格的结构形式固联在金属线导波结构3的圆周上,外部射频信号通过空芯介质管1和金属线导波结构3,以及介质栅4所形成的空气区域实现太赫兹射频信号传输。
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结构简单,易于加工。本实用新型在空芯介质管1内设有穿过空气层2的金属线导波结构3和将空气层2分隔为两个介质腔的介质栅4,介质栅4以等分均布的栅格的结构形式固联在金属线导波结构3的圆周上,相对于现有技术共面波导、平板波导、介质光纤等导波结构和普通空芯介质管导波结构,本实用新型介质管和金属线波导的结构形式具有结构更为简单,而且更易于加工实现的优势。而且解决了现有太赫兹导波结构制造工艺要求高,实际应用较困难,难于加工等问题。
本实用新型在空芯介质管中增加一个金属线导波结构,并在外部介质管与内部金属线导波结构之间利用介质栅进行加固和互连,然后利用外部介质管与内部金属线导波结构,以及介质栅之间的空气区域进行射频传输,减小外部辐射场,提高太赫兹信号的发射与接收的效率,实现超强能量聚集特性,解决了现有技术太赫兹辐射源在输出功率方面的局限性和当前太赫兹物体成像以及高功率发射需要在射频输出端具有很强的能量耦合的问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十研究所,未经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十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803089.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天线结构
- 下一篇:一种共腔体双工滤波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