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路面用透水砖有效
申请号: | 201520802455.5 | 申请日: | 2015-10-15 |
公开(公告)号: | CN205152740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4-13 |
发明(设计)人: | 甘平;冯嵩;路凯文;赵晋灵;周广福;王宝驹 | 申请(专利权)人: | 亿利资源集团有限公司;亿利生态修复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1C5/04 | 分类号: | E01C5/04;E01C11/24;C02F9/02;C02F9/04 |
代理公司: | 北京英创嘉友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47 | 代理人: | 桑传标;陈庆超 |
地址: | 017000 内蒙古自治*** | 国省代码: | 内蒙古;1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路面 透水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路面净化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路面用透水砖。
背景技术
目前,城镇地面大量硬化使地表降水无法入渗土地并隔绝水汽热能交换,导致城市内涝及热岛效应时有发生。现有技术中,用于缓解上述现象的途径之一为大量铺装透水砖,而仅依靠透水砖相邻本体之间的空隙透水或砖体结构空隙透水,使得风沙天气形成的灰尘、路面污染形成的有机物、油污等极易堵塞透水空隙,使得透水砖的透水性能下降,甚至丧失透水功能;不仅如此,透水砖本体空隙内的地表降水反复冻融和风化,使得透水砖砖体强度下降,导致砖体表面碎裂,进而缩短其使用寿命。
此外,随着降水冲刷作用,道路的重金属、屋顶的沉积物及大气中胶体、酸性物质等融入降水,严重污染地表降水和地下水。例如:CN2011101087899公开了一种可吸附重金属离子的透水砖,而该类透水一旦吸附饱和后就会失去效果,无法反复利用和更换,同时对于有机物污染、悬浮物和酸雨等污染无明显去除效果。
因此提供一种透水系数高、便于维护更换、耐候性能好、高效过滤降水径流污染的透水砖具有积极意义。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路面用透水砖,该路面用透水砖能够快速过滤地表降水并将过滤后的地表降水渗透到土壤中或透水基层中。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路面用透水砖,包括铺设在所述路面上的砖块本体,所述砖块本体沿高度方向开设有通孔,该通孔内放置有过滤装置。
优选地,所述砖块本体的上表面形成有凹陷区,所述通孔位于该凹陷区。
优选地,所述通孔位于所述砖块本体的几何中心位置。
优选地,所述砖块本体为长方体形状,所述通孔为圆形。
优选地,所述砖块本体的长边长度为400mm,所述砖块本体的宽边长度为250mm,所述砖块本体的高为100mm,所述通孔的孔径为100mm,所述通孔的高为98mm。
优选地,所述过滤装置包括滤芯桶,以及覆盖该滤芯桶的顶板。
优选地,所述顶板上形成有至少一个进水孔,所述滤芯桶的底板上形成有至少一个出水孔。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在砖块本体沿高度方向开设供过滤装置填装的通孔,当掺杂了有机污染物、氮磷、重金属、悬浮物等的地表降水流入到通孔内时,首先由通孔内过滤装置过滤,而后沿通孔渗透到地下,这样,控制地表径流污染,改善地下水的水体质量,并且能够构建海绵城市。
本实用新型的其他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予以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附图是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下面的具体实施方式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但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方式提供的过滤装置放置到路面用透水砖的通孔内的立体装配结构示意图。
图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方式提供的过滤装置放置到路面用透水砖的通孔内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3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方式提供的过滤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砖块本体2通孔
3过滤装置31滤芯桶
32顶板33进水孔
34出水孔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
在本实用新型中,在未作相反说明的情况下,使用的方位词如“上、下”是以路面用透水砖铺砌到路面为基准定义的,其中路面用透水砖的下表面铺砌在路面上,而“内、外”是针对附图的相应部件轮廓的内和外而言的。
如图1至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路面用透水砖。该路面用透水砖包括铺设在路面上的砖块本体1,为了实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砖块本体1沿高度方向开设有通孔2,在通孔2内放置有过滤装置3。这样,掺杂有悬浮物、有机污染物、氮磷、重金属等的地表降水,例如掺杂有悬浮物、有机污染物、氮磷、重金属等的雨水,沿砖块本体1的上表面流入到通孔2内后,经过通孔2内的过滤装置3的过滤作用,而使得净化的地表降水从通孔2渗入到土壤或者透水基层中,控制地表径流污染,并且能够用于构建海绵城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亿利资源集团有限公司;亿利生态修复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亿利资源集团有限公司;亿利生态修复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802455.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修复混凝土裂缝的灌浆装置
- 下一篇:道岔尖轨保护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