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微耕机旋耕刀防缠绕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520797519.7 | 申请日: | 2015-10-16 |
公开(公告)号: | CN205124262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4-06 |
发明(设计)人: | 张彩琴;彭卓敏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彩琴 |
主分类号: | A01B33/16 | 分类号: | A01B33/1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5500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微耕机旋耕刀防 缠绕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农用机械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微耕机旋耕刀防缠绕 结构。
背景技术
微耕机主要用于水田、旱地、园艺设施、农业等土地的耕耘作业,因其 具有切土和碎土功能等特点,在我国应用十分广泛。
参见专利公告号:CN203788650U、CN204131936U、CN20395173U,现有的 微耕机主要存在以下缺陷:旋耕刀在高速旋转耕作时,容易将杂草残绕到旋 耕轴上,主要集中缠绕在旋耕轴的中部靠近传动箱的位置,当杂草在旋耕轴 上缠绕到一定厚度时,会导致旋耕刀动能损耗,甚至无法正常耕作。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微耕机旋耕刀防 缠绕结构,其在旋耕轴上位于传动箱的两侧设置直径大于20cm的滚筒,则可 有效避免微耕机在耕作过程中杂草缠绕的情况,以保证微耕机能持续正常耕 作,更节能省耗。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微耕机旋耕刀防缠绕结构,包括设有若干旋耕刀的旋耕轴,旋耕轴 的中部设置有传动箱,旋耕轴上位于传动箱的两侧设置有滚筒,滚筒的半径 小于旋耕刀的长度,且滚筒的直径大于20cm。
滚筒的轴心线与旋耕轴的轴心线相同。滚筒与传动箱之间设置有平面轴 承。滚筒与旋耕轴焊接,且滚筒的宽度大于10cm。
滚筒的周面上还设有若干挡块,挡块相对滚筒的转动方向呈向后倾斜设 置。滚筒上设置有三组挡块组,该三组挡块组纵向错开地设置于滚筒的周面 上。所述每组挡块组分别包括三块所述挡块,每组挡块组的三块挡块横向错 开地设置于滚筒的周面上。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旋耕轴与传动箱的结合部是最容易缠绕杂草的位置,杂草长度足以缠绕 旋耕轴多周,而且越绕越紧,而本实用新型在旋耕轴上位于传动箱的两侧设 置直径大于20cm的滚筒,通常微耕机耕作环境下的杂草长度不长于60cm, 这样使得杂草在滚筒上的缠绕长度不足一周,避免杂草缠绕多圈而越绕越紧 的情况,使得杂草更易从滚筒上脱离,以保证微耕机能持续正常耕作,更节 能省耗。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滚筒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滚筒的正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滚筒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旋耕刀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1、旋耕刀;2、旋耕轴;3、传动箱;4、滚筒;5、挡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做进一步详 细描述:
参照图1-图4所示的一种微耕机旋耕刀防缠绕结构,包括设有若干旋耕 刀1的旋耕轴2,旋耕轴2的中部设置有传动箱3,旋耕轴2上位于传动箱3 的两侧设置有滚筒4,滚筒4的半径小于旋耕刀1的长度,且滚筒4的直径大 于20cm。由于通常微耕机耕作环境下的杂草长度不长于60cm,这样使得杂 草在滚筒4上的缠绕长度不足一周,避免杂草缠绕多圈而越绕越紧的情况, 使得杂草更易在滚筒4离心力作用下脱离,以保证微耕机能持续正常耕作, 更节能省耗。
具体地,滚筒4的轴心线与旋耕轴2的轴心线相同。滚筒4与传动箱3 之间设置有平面轴承。滚筒4与旋耕轴2焊接,且滚筒4的宽度大于10cm。
滚筒4的周面上还设有若干挡块5,挡块5相对滚筒4的转动方向呈向后 倾斜设置。挡块5用于与地面接触将滚筒4上的杂草除去,挡块5向后倾斜 以减少摩擦阻力,也更有利于去除杂草。滚筒4上设置有三组挡块组,该三 组挡块组纵向错开地设置于滚筒4的周面上,即从滚筒4的侧面看,参见图4, 任意两块挡块5都不重叠。所述每组挡块组分别包括三块所述挡块5,每组挡 块组的三块挡块5横向错开地设置于滚筒4的周面上,即从滚筒4的正面看, 参见图3,任意两块挡块5都不在同一个圆上。该结构设计使得滚筒4随旋耕 轴2转动更平稳,跟有利于将杂草从滚筒4上甩落。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技 术范围作出任何限制,故凡是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 的任何细微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的范围 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彩琴,未经张彩琴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797519.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