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电气安全装置和用于电气安全装置的控制电路有效
申请号: | 201520797205.7 | 申请日: | 2015-10-15 |
公开(公告)号: | CN206712459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2-05 |
发明(设计)人: | R·D·贝克;K·D·莱顿;S·R·格兰奇;R·P·夏恩 | 申请(专利权)人: | 半导体元件工业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H11/00 | 分类号: | H02H11/00;H02H3/32;G01R31/02 |
代理公司: |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专利商标事务所11038 | 代理人: | 郭思宇 |
地址: | 美国亚***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气 安全装置 用于 控制电路 | ||
1.一种用于电气安全装置的控制电路,所述控制电路包括用于激活测试控制输出以使得在通电电流路径和中性电流路径中的一个上通过差动电流检测器的电流的至少一部分规避所述差动电流检测器、在所述测试控制输出是活动的时将感测信号与阈值数值相比较、以及响应于所述感测信号未超过所述阈值数值而激活断续器输出以使得通电电流路径和中性电流路径中的至少一个被中断的电路,
其特征在于,所述用于电气安全装置的控制电路还包括:
电源输入,用于接收用于所述控制电路的电力;
差动电流检测器输入,与差动电流检测器耦接,以提供感测信号,该感测信号指示在通电电流路径和中性电流路径上通过所述差动电流检测器的电流的量;
测试控制输出;以及
断续器输出。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路进一步用于:
响应于所述差动电流超过阈值数值而确定由所述控制电路检测的差动电流的极性;以及
基于用于指示电力在所述电气安全装置的负载通电连接处被供应的感测信号的极性,来激活所述断续器输出。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过零检测器,用于检测跨沿着通电电流路径的点和沿着通电中性路径的点的交流AC电压的零电压交叉;
其中,所述电路用于:
响应于由所述过零检测器检测到的与所述AC电压的第一极性相对应的第一零电压交叉而激活所述测试控制输出;以及
响应于所述感测信号超过阈值数值或由所述过零检测器检测到的紧接着在所述第一零电压交叉之后的第二零电压交叉而将所述测试控制输出去激活。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电流变压器充当所述差动电流检测器,并且所述电流变压器具有磁芯,将线路通电连接耦接到负载通电连接的线路电流路径和将线路中性连接和负载中性连接耦接的中性电流路径经由通过该磁芯以共同地充当用于电流变压器的初级电路。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关于所述磁芯缠绕多匝并耦接到所述电路的导体,其中在通电电流路径和中性电流路径上载送的电流的差异在磁芯中产生磁通量,其又在电路中感生电流,缠绕导体的匝数确定在电路中载送的电流的量,将在通电电流路径和中性电流路径上载送的电流的差异的指示作为感测信号提供给所述电路。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晶体管和耦接以施加至少一个栅极-源极阈值电压以便导通所述晶体管的电阻器,响应于控制信号,用于在规避差动电流检测器以载送否则将会在通电电流路径或中性电流路径中的一个上载送的电流的至少一部分的同时,提供将线路中性连接和负载中性连接中的一个或线路通电连接与负载通电连接相耦接的附加电流路径。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负载电路,所述负载电路包括晶体管、和耦接为产生跨所述晶体管的基极-发射极结的正偏电压以便导通所述晶体管的第一电阻器,以响应于来自所述电路的控制信号而提供用作跨所述通电电流路径和所述中性电流路径的负载的具有期望电阻量的第二电阻。
8.一种电气安全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用于将线路通电连接和负载通电连接耦接的通电电流路径;
用于将线路中性连接和负载中性连接耦接的中性电流路径;
所述通电电流路径和所述中性电流路径路由通过的差动电流检测器;
可选择导电路径,当被选择时,用于当将线路通电连接中的一个到负载通电连接短路或将线路中性连接到负载中性连接短路时规避所述差动电流检测器;以及
控制电路,用于:
选择所述可选择导电路径;
经由所述差动电流检测器当所述可选择导电路径被选择时确定由通电电流路径上的第一电流和中性电流路径上的第二电流之间的差定义的差动电流;以及
响应于所述差动电流不超过阈值数值而中断所述通电电流路径和所述中性电流路径中的至少一个。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气安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电路进一步用于:
响应于所述差动电流超过阈值数值而确定所述差动电流的极性;以及
基于用于指示电力在负载通电连接处被供应的差动电流的极性而中断通电电流路径和中性电流路径中的所述至少一个。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半导体元件工业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半导体元件工业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797205.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DKJ位置发送器卡板
- 下一篇:一种模块化显示屏框体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