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热收缩管用自动扩张装置及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520796528.4 | 申请日: | 2015-10-15 |
公开(公告)号: | CN205202146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5-04 |
发明(设计)人: | 刘兴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鹏煜威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55/24 | 分类号: | B29C55/24 |
代理公司: | 广东知恒律师事务所 44342 | 代理人: | 李星星 |
地址: | 518122 广东省深圳***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收缩 管用 自动 扩张 装置 设备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热收缩管加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热收缩管用自动扩张装置及设备。
背景技术
热收缩管通过相应的前工序成型后,在使用过程中,有不同直径的规格需求,需要进行直径扩张,现有的自动扩张装置效率低,废品率高,在申请号为200410010901.5的中国发明专利文献中,公开了一种热收缩管充气连续扩张方法及扩张装置,其通过高压气体在管内形成膨胀力,所需要用到的辅助装置较多,设备成本高,设备横向设置,需要额外的传动辊,生效效率低,而且热收缩管由内向外的高压气体存在受力不均的情况,热效率低下,导致废品率高。
尽管现有技术中也存在竖向设置的热收缩管自动扩张设备,但是该自动扩张设备在加热机筒加热热收缩管并输出时,会存在软化状态下的热收缩管堵塞堆积在加热机筒出口的情况,进一步影响到下一道扩张工序和扩张效果。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热收缩管用自动扩张装置及设备,以解决上述问题。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热收缩管用自动扩张装置,包括:用于接入加热后的热收缩管且内径由上至下逐渐增大的过渡管、用于连接过渡管出口且内径等于过渡管出口内径的扩张成型管及扩张成型管容置其内的真空外壳,在扩张成型管外壁与真空外壳内壁之间形成第一容置空间,扩张成型管的管壁圆周上分布有多个第一通孔,第一通孔与所述第一容置空间连通,在真空外壳上设有用于对所述第一容置空间进行抽真空的第一抽气孔,真空外壳上还设有用于接入水管喷头的喷水孔,喷水孔与所述第一容置空间连通。
优选地,过渡管也容置在真空外壳内,在过渡管与扩张成型管衔接处外壁与真空外壳内壁之间设置第一隔板,使得过渡管外壁与真空外壳内壁之间形成第二容置空间,第一隔板上设有用于将第一容置空间与第二容置空间连通的第一孔洞,第一抽气孔设置在与第二容置空间相对应的真空外壳上。
优选地,在扩张成型管的下方出口还连接一润滑管,在润滑管下部的外圆周上设有一密闭环形腔,润滑管侧壁相对该环形腔的圆周位置上设有用于使环形腔与润滑管内连通的第一通水孔,在密闭环形腔的底部设有进水孔,润滑管内壁与第一通水孔对应的圆周位置上设有环形槽,以该环形槽作为起点在润滑管内壁螺旋向上至润滑管内壁顶端形成螺纹槽。
优选地,润滑管也容置在真空外壳内,在润滑管与扩张成型管衔接处外壁与真空外壳内壁之间设置第二隔板,使得润滑管外壁与真空外壳内壁之间形成第三容置空间,第二隔板上设有用于将第一容置空间与第三容置空间连通的第二孔洞,在与第三容置空间相对应的真空外壳上也设有第一抽气孔。
优选地,在过渡管的上方入口处连接有一用于热收缩管进入并对热收缩管进行快速加热的加热管,加热管的内径等于过渡管入口内径。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热收缩管用自动扩张设备,包括将热收缩管加热到临界融化温度的加热机筒、用于向加热机筒自动送入热收缩套管的送料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上述的热收缩管用自动扩张装置,加热机筒对热收缩管加热后输出至自动扩张装置。
优选地,还包括一推送装置,所述推送装置包括两组竖直方向分开设置的驱动轮和从动轮,在每组驱动轮和从动轮之间通过履带传动,并使两组履带之间形成一个相对设置的竖直侧,两组履带外侧圆周方向均排列安装有半圆形组件,且相对设置的竖直侧的半圆形组件相互对应共同围成一个与热缩套管外径匹配的圆环管道,该驱动轮由一驱动机构驱动旋转,使得相对设置的竖直侧的半圆形组件竖直向下运动;推送装置位于加热机筒和自动扩张装置之间,推送装置通过其圆环管道将加热机筒加热后输出的热收缩管推送入自动扩张装置。
优选地,自动扩张装置在过渡管的上方入口处连接有一用于热收缩管进入并对热收缩管进行快速加热的加热管,加热管的内径等于过渡管入口内径;推送装置通过其圆环管道将加热机筒加热后输出的热收缩管推送入自动扩张装置上方的加热管内。
优选地,还包括用于将自动扩张装置输出的扩张后的热收缩管自动导出的导出装置。
上述技术方案可以看出,由于本实用新型自动扩张装置采用吸真空的方式使得扩张成型管外周围均匀分布负压,实现加热后的热收缩管均匀稳定扩张,同时喷水管能够对扩张成型管进行喷水冷却,加速热收缩管定型,并进一步在吸真空时将冷却水吸出,实现水冷有效循环,提升了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鹏煜威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鹏煜威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796528.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基于单片机控制的电子琴
- 下一篇:一种互动投影广告媒体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