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针刀血管减排仪有效
申请号: | 201520794036.1 | 申请日: | 2015-10-15 |
公开(公告)号: | CN205072965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3-09 |
发明(设计)人: | 葛恒君 | 申请(专利权)人: | 葛恒君 |
主分类号: | A61B17/32 | 分类号: | A61B17/32;A61M1/00;A61H9/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021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血管 减排仪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针刀血管减排仪,尤其是能预防和治疗心脑血管疾病的治疗仪器。
背景技术:
目前,公知的刺络拔罐放血取栓装置构造是由放血针或三棱针加上拔罐而成。刺络罐疗是应用经络理论,使用放血针或三棱针等针具,在相应腧穴上点刺使之出血以达到输通络脉、泄热驱邪的目的,对高热、咽喉肿痛、痤疮、颈肩腰背痛、静脉曲张等病症有显著疗效。但是,传统的刺络拔罐疗法在扣刺方法、刺激强度和刺激速度等方面由于纯手工操作而存在诸多不确定因素,更重要的是刺络拔罐疗法主要依靠常规拔罐的吸力进行排血取栓,吸力不足以将人体心脑血管拐弯交叉处容易阻塞血管的软性癍块、凝血酶原、纤维蛋白原、坏死的红细胞等恶血、瘀血、栓子等有害物质给予清除减排,不能有效地解决人体各个器官供血供氧存在的问题,促进新陈代谢平衡,在预防和治疗心脑血管类疾病方面疗效不佳。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的刺络拔罐放血取栓装置不能有效地预防和治疗心脑血管类疾病的不足,本实用新型依据针刀血管减排疗法理论,提供一种专用于预防和治疗心脑血管类疾病的针刀血管减排治疗仪器。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用直径为2mm、长46mm的特制针刀取代传统的放血针或三棱针,与现有的拔罐组合成针刀减排罐,在针刀罐的顶端有连接真空负压输出管的接口,该管的另一端接在医用真空负压机接口上,是一种由针刀减排罐借助真空负压机的技术解决新方案。当医师用针刀进行扣刺时,通过医用真空负压机输出负压的大小控制扣刺的深浅、刺激强度和刺激速度,替代医师手工操作,解决扣刺的安全性、稳定性问题。在放血取栓过程中,根据患者的不同部位调整真空负压输出管输出的负压大小,控制吸力强度和放血取栓速度,均匀、持续地进行放血取栓,解决医师手工操作的负担。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可以替代医师手工操作的同时,能取出人体血管拐弯交叉处容易阻塞血管的软性癍块、凝血酶原、纤维蛋白原、坏死的红细胞等恶血、瘀血、栓子等有害物质,解决人体各个器官供血供氧存在的问题,促进新陈代谢平衡,可以预防和治疗心脑血管类疾病,结构简单,使用简便。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图。
在图1中,1.连接件,2.锁母,3.真空负压管,4.针刀柄,5.针刀,6.针刀罐,7.医用真空负压机。
具体实施方式:
在图1中,直径为2mm、长46mm的针刀(5)与直径为8mm圆形针刀柄(4)为一体,锁母(2)与针刀柄(4)相连,将针刀柄(4)固定在厚度为3mm的针刀罐(6)顶端内侧,真空负压管(3)通过连接件(1)与锁母(2)连接,真空负压管(3)的另一端连接在医用真空负压机(7)上,连接件(1)、锁母(2)与针刀柄(4)中间都有直径为2mm、可相互通气的圆孔。
工作时,将针刀罐(6)扣在人体特定部位,医用真空负压机(7)输出的负压通过真空负压管(3)、连接件(1)、锁母(2)和针刀柄(4)进入针刀罐(6)内,吸附人体肌肉隆起,自动完成针刀穿刺人体肌肉过程。紧接着将针刀(5)连同针刀柄(4)从针刀罐(6)上卸下,再把针刀罐(6)扣在该部位,通过真空负压机产生(7)的负压将人体血管拐弯交叉处容易阻塞血管的软性癍块、凝血酶原、纤维蛋白原、坏死的红细胞等恶血、瘀血、栓子等有害物质取出。整个操作过程由仪器代替手工,约45分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葛恒君,未经葛恒君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79403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骨科手术的剥离器
- 下一篇:一种可调式神经外科手术用夹骨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