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电子设备固定架有效
申请号: | 201520792461.7 | 申请日: | 2015-10-12 |
公开(公告)号: | CN205026341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2-10 |
发明(设计)人: | 张锋;张磊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小鸟看看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M13/02 | 分类号: | F16M13/02;F16M11/04 |
代理公司: | 北京博雅睿泉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1442 | 代理人: | 马佑平;杨国权 |
地址: | 100095 北京市海淀区高里掌***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子设备 固定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子产品配件领域,具体地,涉及手机、掌上电脑等电子设备的固定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用于手机、掌上电脑等具有较大屏幕的电子设备的固定装置非常单一,往往通过固定卡接或能少量变形的夹具对电子设备进行固定。但是,随着掌上电子设备使用方式的多样化,人们越来越多的需要在不同场合对电子设备进行固定。随之出现了多种电子设备固定设备,例如,自拍杆、桌面支架以及可佩戴式装备等。但是,电子设备的尺寸各不相同,使用传统卡接机构、夹具等对电子设备进行固定的设备通用性较差,无法适应各种不同尺寸的电子设备。
进一步的,对于一些可穿戴设备,为了减轻人眼长时间注视带来的疲劳感,应尽可能使电子设备的屏幕与穿戴设备的视窗对正,保持电子设备屏幕横向、纵向的中线位于可穿戴设备的视窗的横向、纵向光学中心。
所以,综上所述,有必要对电子设备的固定方式或机构进行改进,以使一款固定设备能够适应更多不同尺寸的电子设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解决的一个技术为题是:现有电子设备固定架不适用与尺寸不同的电子设备。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固定架,其中包括:
支架主体,所述支架主体具有相对的第一边缘和第二边缘;
连杆固定座;
弹性连杆机构,所述弹性连杆机构包括两个连杆、弹性件以及连接臂;
所述第一边缘上设置有至少一组连杆固定座,两个所述连杆设置在一组连杆固定座上,所述连接臂与两个连杆连接,所述弹性件驱使所述连接臂向所述第二边缘靠近;
所述第二边缘上设置有用于与所述第一边缘上的弹性连杆机构配合的定位机构。
优选地,所述连杆固定座包括可以两个轴孔;
所述连杆可以具有转动轴和摆动轴;
两个连杆的转动轴分别插入两个轴孔中,所述连接臂具有两个定位孔,两个连杆的摆动轴分别插入两个定位孔中。.
优选地,所述弹性件可以为双扭簧,所述双扭簧具有两个扭环,两个扭环分别具有卡勾,两个扭环的轴线分别与两个转动轴的轴线重合,所述连杆固定座包括两个分别设置在所述轴孔旁的弧形槽,所述连杆具有卡孔,所述卡勾穿过所述弧形槽并卡在所述卡孔中。
特别地,垂直于所述第一边缘且垂直于轴孔的轴线的方向为X方向,所述弧形槽可以位于从所述轴孔的轴心沿X方向的延伸线的一侧。
另外,所述转动轴上可以设置有用于对所述弹性件进行限位的第一限位单元;
所述摆动轴上可以设置有用于对所述连接臂进行限位的第二限位单元。
特别地,所述定位机构可以包括至少一组所述连杆固定座和一套所述弹性连杆机构,所述第一边缘与第二边缘之间具有对称中线,设置在所述第二边缘上的连杆固定座和弹性连杆机构与设置在第一边缘上的连杆固定座和弹性连杆机构相对于所述对称中线呈轴对称,设置在所述第二边缘上的弹性件驱使所述连接臂向所述第一边缘靠近。
更优地,所述第二边缘上设置的弹性连杆机构与所述第一边缘上设置的弹性连杆机构数量相等。
此外,所述定位机构可以为卡轨,所述摆动轴上可以设置有保护轮。所述弹性件可以对所述连杆施加预紧力。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技术效果在于,通过弹性连杆机构,所述电子设备固定架能够对不同尺寸的电子设备进行固定。若电子设备固定架的两侧都设置有弹性连杆机构,则可以使这种固定架适应更大的尺寸变化。特别的,在固定架的两侧设置结构相同、数量相等的弹性连杆机构,可以实现对装入的电子设备的自定位,使电子设备的屏幕中线自动对准视窗的中心。
通过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示例性实施例的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其它特征及其优点将会变得清楚。
附图说明
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的附图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且连同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的原理。
图1是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中支架主体的整体结构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中支架主体的局部放大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中弹性连杆机构的零件爆炸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中支架主体的正视局部发大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中弹性连杆机构的整体装配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中支架主体上装有弹性连杆机构的正视局部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小鸟看看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北京小鸟看看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792461.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新型自动回油收集装置
- 下一篇:一种吊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