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织物型发动机罩盖有效
申请号: | 201520792457.0 | 申请日: | 2015-10-14 |
公开(公告)号: | CN205086432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3-16 |
发明(设计)人: | 唐雁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泰宇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32B27/06 | 分类号: | B32B27/06;B32B27/12;B32B27/34;B62D25/10 |
代理公司: | 北京汇泽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8 | 代理人: | 张瑾 |
地址: | 430100 湖北省***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织物 发动机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汽车内饰件材料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织物型发动机罩盖。
背景技术
发动机罩盖主要用于降低机械伤害,防尘防水,对发动机起到保护作用,其结构一般由外板和内板组成,中间夹以隔热材料,内板起到增强刚性的作用,其几何形状由厂家选取,基本上是骨架形式。由于发动机罩盖主要是用于保护发动机,因此,对于发动机罩盖主要要求是隔热隔音、自身质量轻、刚性强。
然而,现有的发动机罩盖一般采用塑料材质制成,该结构存在如下缺陷:
(1)由于发动机工作时发动机舱内产生高温,发动机罩盖盖在其上,在如此高温条件下,塑料材质易发生变形,从而影响发动机罩盖对发动机的保护效果。
(2)塑料材料的吸音功能差,不能对发动机产生的噪音进行有效的隔离,对周围环境造成噪音污染。
(3)由于现有的塑料材质的耐热隔音效果差,因此需要在设计发动机罩盖时增加额外的隔热隔音结构和刚性结构来满足发动机罩盖的要求,而这样则不能满足汽车轻量化的要求,浪费能源。
因此,需要设计一种发动机罩盖在满足汽车轻量化要求的同时具有良好的隔热隔音效果。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现有发动机罩盖隔热隔音效果差,不能满足汽车轻量化要求的问题。
为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织物型发动机罩盖,包括两层混合板材层,所述两层混合板材层之间夹有一层PA膜层构成成型板材,所述成型板材的上下面分别加有上无纺布层和下无纺布层。
进一步地,所述混合板材层由聚丙烯材料和玻璃纤维材料混合加热到200℃±10℃形成的板材结构。
进一步地,所述混合板材层的厚度为15mm±2mm。
进一步地,所述PA膜层的厚度为0.2mm±0.02mm。
进一步地,所述上无纺布层和下无纺布层为针刺无纺布。
进一步地,所述上无纺布层和下无纺布层的厚度相同,均为0.8±0.08mm。
进一步地,所述织物型发动机罩盖的整体厚度为2mm±0.2mm。
进一步地,所述织物型发动机罩盖的面密度为1200g/m2±120g。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这种织物型发动机罩盖具有良好的耐热性能,能够在高温的发动机舱内不发生变形。
(2)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这种织物型发动机罩盖具有较强的吸音功能,能有效的减少发动机噪音对周围环境造成的噪音污染。
(3)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这种织物型发动机罩盖能满足汽车工业的轻量化要求,节约能源。
以下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织物型发动机罩盖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1、混合板材层;2、PA膜层;3、上无纺布层;4、下无纺布层。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为了克服现有发动机罩盖隔热隔音效果差,不能满足汽车轻量化要求的问题,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如图1所示的织物型发动机罩盖,包括两层混合板材层1,所述两层混合板材层1之间夹有一层PA膜层2构成成型板材,所述成型板材的上下面分别加有上无纺布层3和下无纺布层4。
其中,所述混合板材层1由聚丙烯材料和玻璃纤维材料混合加热到200℃±10℃形成的板材结构。聚丙烯材料的相对密度小,仅为0.89~0.91,满足汽车工业轻量化的要求;具有良好的力学性能,除耐冲击性外,其他力学性能均比聚乙烯好,成型加工性能好;具有较高的耐热性,连续使用温度可达110~120℃,高温不易变形,化学性能好,与绝大多数化学药品不反应,质地纯净,无毒性,电绝缘性好。而玻璃纤维材料起到增加强度,抗收缩作用,由聚丙烯材料和玻璃纤维材料制得的混合板材层1能同时满足汽车工业对其高强度和轻量化的要求。
另外,上述混合板材层1的厚度为15mm±2mm,其厚度偏低会造成产品强度过低而容易破损,而厚度过高则会造成产品重量过重,不能满足汽车工业轻量化的要求。
PA(聚酰胺纤维/尼龙)膜2具有非常好的防水性能,能对发动机起到防水作用,所述PA膜层的厚度为0.2mm±0.02mm。
该实用新型中上无纺布层3和下无纺布层4的设计便于生产过程的脱模,以及增加该织物型发动机罩盖表面的美观,上无纺布层3和下无纺布层4选用针刺无纺布;上无纺布层3和下无纺布层4的厚度相同,均为0.8±0.08m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泰宇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未经武汉泰宇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79245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橡胶带烫印机热辊辅助装置
- 下一篇:一种新型的可书写UV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