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蓄电池箱有效
申请号: | 201520789993.5 | 申请日: | 2015-10-12 |
公开(公告)号: | CN205104533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3-23 |
发明(设计)人: | 张平平;龚远红;田冠华;李从刚;岑蝉形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北航天技术研究院特种车辆技术中心 |
主分类号: | H01M2/10 | 分类号: | H01M2/10 |
代理公司: | 北京华沛德权律师事务所 11302 | 代理人: | 房德权 |
地址: | 432000***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蓄电池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辆工程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蓄电池箱。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满足四块蓄电池安装的蓄电池箱的结构一般为单层结构,可以容纳四块蓄电池单层并排安装。单层蓄电池箱体结构占用更多宝贵的横向空间,不利于整车布置,在横向空间有限的情况下,此类蓄电池箱结构是不适用的。
另一方面,满足四块蓄电池安装的蓄电池箱结构一般采用箱体加托架的结构,由箱体容纳蓄电池组,托架承载箱体并将其在车架上可靠固定。箱体结构一般为单层钢板折弯拼焊形成的壳体,对蓄电池组的碰撞保护能力较弱。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蓄电池箱,解决现有技术中蓄电池箱结构设计不合理,占用空间大,防护性能低下的技术问题;达到了降低占用空间需求,提升防护可靠性的技术效果。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蓄电池箱,用于车辆蓄电池的装载防护;包括:箱体、密封胶圈以及箱盖;
所述密封胶圈嵌于所述箱体开口部,所述箱盖通过连接件与所述箱体相连;
其中,所述箱体包括:箱架、电池支架以及箱体蒙皮;所述箱体蒙皮覆盖在所述箱架上,构成箱体主体;所述电池支架与所述箱架固定相连,构成电池的装载空间;
所述电池支架为双层支架,将所述箱体内空间分隔成两个独立空间。
进一步地,所述蓄电池箱还包括:通风管;所述通风管固定在所述箱体背后,构成箱体内外的气流通路。
进一步地,位于所述箱体底部的箱体蒙皮上开设排水孔。
进一步地,所述箱体和箱盖上设置相匹配的支耳,所述支耳固定连接件,通过连接件压紧所述密封胶圈。
进一步地,所述箱体固定在车辆的车架上,最低点高于车辆的最小通过距离。
本申请实施例中提供的一个或多个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技术效果或优点:
本申请实施例中提供的蓄电池箱,采用双层装载形式,大大降低箱的横向占用空间,使得箱体能够更为合理的安装在车架上;通过内部的箱架和电池支架大大提升了箱体的结构稳定性和可靠性,从而提升防护性能;通过设置通风管和排水孔保持箱体内的干燥,保障电池处于一个好的环境;同时延长箱体本身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蓄电池箱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蓄电池箱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申请实施例通过提供一种蓄电池箱,解决现有技术中蓄电池箱结构设计不合理,占用空间大,防护性能低下的技术问题;达到了降低占用空间需求,提升防护可靠性的技术效果。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实施例提供技术方案的总体思路如下:
一种蓄电池箱,用于车辆蓄电池的装载防护;包括:箱体、密封胶圈以及箱盖;
所述密封胶圈嵌于所述箱体开口部,所述箱盖通过连接件与所述箱体相连;
其中,所述箱体包括:箱架、电池支架以及箱体蒙皮;所述箱体蒙皮覆盖在所述箱架上,构成箱体主体;所述电池支架与所述箱架固定相连,构成电池的装载空间;
所述电池支架为双层支架,将所述箱体内空间分隔成两个独立空间。
通过上述内容可以看出,通过箱架和蓄电池支架实现了稳固可靠的内部支撑,保证了蓄电池装载的同时,大大提升了箱体内部结构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同时也降低了箱体的横向占用空间,更适于车架安装。
为了更好的理解上述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说明书附图以及具体的实施方式对上述技术方案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以及实施例中的具体特征是对本申请技术方案的详细的说明,而不是对本申请技术方案的限定,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实施例以及实施例中的技术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参见图1和图2,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蓄电池箱,用于车辆蓄电池的装载防护;包括:箱体4、密封胶圈3以及箱盖2;
所述密封胶圈3嵌于所述箱体4开口部,所述箱盖2通过连接件与所述箱体4相连;
其中,所述箱体4包括:箱架41、电池支架45以及箱体蒙皮42;所述箱体蒙皮42覆盖在所述箱架41上,构成箱体主体;所述电池支架45与所述箱架41固定相连,构成电池的装载空间;
所述电池支架45为双层支架,将所述箱体内空间分隔成两个独立空间。
蓄电池箱还包括:通风管43;通风管43固定在所述箱体背后,构成箱体内外的气流通路。
位于所述箱体底部的箱体蒙皮上开设排水孔44。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北航天技术研究院特种车辆技术中心,未经湖北航天技术研究院特种车辆技术中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789993.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