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新型浇注式电流互感器二次绕组固定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520787816.3 | 申请日: | 2015-10-12 |
公开(公告)号: | CN204991433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1-20 |
发明(设计)人: | 刘永贵;杨文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泰开电力电器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F38/30 | 分类号: | H01F38/30;H01F27/30 |
代理公司: | 济南金迪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7219 | 代理人: | 赵龙群 |
地址: | 271000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新型 浇注 电流 互感器 二次 绕组 固定 装置 | ||
(一)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新型浇注式电流互感器二次绕组固定装置,属于高压线路设备领域。
(二)背景技术
传统浇注式电流互感器通过对二次绕组包扎吊装架,实现二次绕组在模具中的吊装。由于吊装架的位置及稳定性无法得到很好的控制,装模时要对每个二次绕组进行调整,来保证一次绕组与二次绕组间及二次绕组间绝缘距离的要求,因此延长了装模时间。在解决上述问题时,一般采用将二次绕组捆绑来实现。为保证二次绕组间的耐压,二次绕组间需垫入绝缘纸板,但是易造成绕组间的耐压击穿。故亟需研发一种新型浇注式电流互感器二次绕组的固定结构,解决上述存在的不足。
(三)发明内容
本设计的目的是研发一种新型浇注式电流互感器二次绕组固定装置,在保证二次绕组装模中有较高稳定性的同时又能避免绕组间的耐压击穿。
本设计解决其技术问题采取的技术方案是:用环氧树脂将二次绕组与吊装用嵌件固定在一起。互感器装模时,直接将嵌件与模具用螺栓紧固连接,即可完成二次吊装,从而提高了浇注式电流互感器装模时二次绕组的稳定性;二次绕组之间空出相应的间隙,保证了绕组间耐压强度。
本设计的有益效果是:优化了绝缘性能,提高产品的成品率;缩短了装模时间,提高了工作效率。
(四)附图说明
图1、新型浇注式电流互感器二次绕组固定装置装模示意图;
图2、新型浇注式电流互感器二次绕组固定装置剖面图;
图3、新型浇注式电流互感器二次绕组固定装置三维图;
图4、工装三维图;
图5、嵌件三维图。
图1中1是二次绕组①,2是二次绕组②,3是二次绕组间隙,4是螺栓,5是环氧树脂,6是模具盖板,7是二次接线端子,8是二次绕组③,9是一次绕组,10是模具侧板,11是工装,12是嵌件定位孔,13是嵌件①,14是嵌件②。
(五)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装置的具体实施进一步说明。
将嵌件(13、14)与二次绕组(1、2、8)用工装(11)进行定位,二次绕组间留出3~5mm间隙(3),然后用环氧树脂(5)进行浇注。待环氧树脂(5)固化后就可得到图2部件。完成与一次绕组(9)组装工作后,进行装模。用螺栓(4)连接嵌件(13、14)将图2部件紧固在模具盖板(6)上即可完成二次绕组(1、2、8)的固定。嵌件(13、14)由铜、铁、铝等金属材料或合金制做,模具(6、10)由预硬化塑料模具钢制做。嵌件(13、14)的中心距离与模具盖板(6)的吊装孔一致,由工装(11)上的嵌件定位孔(12)定位。二次绕组及嵌件(13、14)的数量无限制。按上述工艺要求及加工程序实施,就可实现本实用新型。
本实用新型,提高了二次绕组与模具配合的稳定性,优化了绝缘性能,提高产品的成品率;缩短了装模时间,提高了工作效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泰开电力电器有限公司,未经山东泰开电力电器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78781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