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太阳能消防照明、指示及报警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520786651.8 | 申请日: | 2015-10-12 |
公开(公告)号: | CN205002024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1-27 |
发明(设计)人: | 杨忠义;黄顺;程宗玉;张经时;刘东华;袁艳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名家汇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1S9/03 | 分类号: | F21S9/03;F21V23/02;G09F13/22;F21V23/00;G08B7/06;F21Y101/02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亿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50 | 代理人: | 汤东凤 |
地址: | 518054 广东省深***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太阳能 消防 照明 指示 报警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太阳能发电及LED照明技术领域,具体涉及的是一种太阳能消防照明、指示及报警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楼宇消防照明及指示、报警系统的供电均采用备用消防电源,此类电源通常通过市电进行充电,处于充电状态,其存在耗电量大的缺陷。而且在无市电时无法给内部电池补充电能,应急使用时只能依靠原先存储的电能供电,持续供电时间有限。在发生灾害时,会导致现场的应急供电供给不畅,消防照明、指示及报警等功能不能及时在抢险救灾的第一时间发挥作用,给消防救援工作带来了极大的不便,甚至延误时机,给人们的生命财产带来重大损失。
实用新型内容:
为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环保节能、无需通过市电供电的楼宇消防照明、指示及报警装置。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主要采用如下技术:
一种太阳能消防照明、指示及报警装置,包括有一用于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的太阳能电池板、一与所述太阳能电池板连接且用于存储电能的蓄电池及充电模块以及一与所述蓄电池及充电模块连接且用于将直流转换为交流的逆变器,所述逆变器的输出端并联有若干第一消防电源、若干第二消防电源和若干第三消防电源。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消防电源、第二消防电源和第三消防电源上均设置有接地端和与市电连接的市电接入端。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消防电源为楼宇电梯消防电源模块,其分别连接有第一LED指示牌、第一LED照明灯和第一警铃;其中所述第一LED指示牌为消防疏散指示牌,第一LED照明灯为电梯间照明灯。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LED指示牌和第一LED照明灯均由金属边框、设置于金属边框内的透明灯板和安装在金属边框和透明灯板之间的LED灯条构成,且所述透明灯板上设置有发光标识。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消防电源为楼宇楼层消防电源模块,其分别连接有第二LED指示牌、第三LED指示牌和第二警铃;其中第二LED指示牌为楼宇楼层房间指示牌、第三LED指示牌为楼宇楼层通道指示牌。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LED指示牌和第三LED指示牌均由金属边框、设置于金属边框内的透明灯板和安装在金属边框和透明灯板之间的LED灯条构成,且所述透明灯板上设置有发光标识。
进一步地,所述第三消防电源为楼宇楼道消防电源模块,其分别连接有第四LED指示牌、第二LED照明灯和第三警铃;其中第四LED指示牌为消防楼梯通道指示牌、第二LED照明灯为楼梯间照明灯。
进一步地,所述第四LED指示牌和第二LED照明灯均由金属边框、设置于金属边框内的透明灯板和安装在金属边框和透明灯板之间的LED灯条构成,且所述透明灯板上设置有发光标识。
进一步地,所述逆变器为太阳能逆变器。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消防电源、第二消防电源和第三消防电源均内置有恒压恒流LED驱动控制电路。
本实用新型利用太阳能电池板将太阳能转化成电能输入到蓄电池进行储存,然后通过蓄电池将直流电输入逆变器,由逆变器逆变输出高压交流电,以满足楼宇的供电传输需求,降低直流供电损耗较大的问题。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在楼宇消防中平常可通过市电供电,而太阳能转换的电能进行储存,在无市电供电状态下,可以直接通过太阳能供电实现楼宇消防照明、指示及报警,因此具有环保节能、楼宇消防供电安全保障性高的优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太阳能消防照明、指示及报警装置的系统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第一LED照明灯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第一LED指示牌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第二LED指示牌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第三LED指示牌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第四LED指示牌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第二LED照明灯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名家汇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名家汇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786651.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降低待机功耗型移动机器人装置
- 下一篇:三维影像处理系统及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