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接线座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520786081.2 | 申请日: | 2015-10-12 |
公开(公告)号: | CN205159524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4-13 |
发明(设计)人: | 杨宇;张志文;肖体锋;池建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正泰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R4/36 | 分类号: | H01R4/36;H01R11/11 |
代理公司: | 北京卓言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65 | 代理人: | 王茀智;龚清媛 |
地址: | 325603 浙江省乐***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接线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低压电器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接线座结构。
背景技术
交流接触器接线座结构由接线座框体和瓦垫螺钉两部分组成。现有的产品 接线座采用接线框、接线螺钉分体式结构,这种接线座结构整体强度低、接线 座框体易变形、接线瓦垫易脱落,影响产品性能。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功能可 靠的接线座结构。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接线座结构,包括接线座框体1,所述接线座框体1顶部设置有可供 螺钉2穿入的螺钉孔103,瓦垫3设置在接线座框体1内,螺钉2穿过螺钉孔 103通过铆钉4与瓦垫3铆接;所述瓦垫3中部设有铆钉孔302,铆钉孔302 周围设置有避免铆钉与导线受力和铆钉磨损的沉孔结构303。
进一步,所述瓦垫3整体弯曲,瓦垫3中部设置有凹槽301,所述铆钉孔 302和沉孔结构303设置在凹槽301内。
进一步,所述铆钉孔302和沉孔结构303均成椭圆型。
进一步,所述瓦垫整体弯曲在向接线座框体1底部一侧,弯曲形成弧形压 线空间,凹槽301沿弧形压线空间弯曲方向贯穿整个瓦垫3,在瓦垫3两侧设 有U型开口304。
进一步,所述接线座框体1一体成型,通过片状金属折弯成型;接线座框 体1通过片状金属一端的第一啮合结构101和另一端的第二啮合结构102相互 啮合形成一个整体。
进一步,所述第一啮合结构101呈T字凸起形状,第二啮合结构102呈T 字凹槽形状。
进一步,所述接线座框体1底部弯曲成V字形,在接线座框体1底部中间 设置有孔结构104,孔结构104两侧有凸起结构105。
进一步,框体两侧四个边角设置有安装定位的定位凹槽106;接线座框体 1顶部设有一体冲压形成的螺钉凸起107,螺钉孔103设置在螺钉凸起107上。
进一步,所述螺钉2包括同轴连接的螺钉柱体203和与瓦垫3配合的瓦垫 端部柱体201,瓦垫端部柱体201的直径小于螺钉柱体203的直径,所述螺钉 2设有轴向贯穿螺钉柱体203和瓦垫端部柱体201的用来安装铆钉4的轴孔202。
进一步,所述铆钉4一侧为铆钉帽402,铆钉4轴体中部设置有沿轴向呈 周图排布的与螺钉2固定连接的束状结构401。
本实用新型的接线座结构,在瓦垫的铆钉孔周围设置沉孔结构,避免了铆 钉与导线受力,防止铆钉磨损致使瓦垫脱落。同时通过接线座框体整体啮合并, 有效加强了接线座整体强度,防止使用过程中出现框体变形现象。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接线座结构示意图
图2时本实用新型瓦垫与铆钉装配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瓦垫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螺钉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接线座框体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铆钉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1至6给出的实施例,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交流接触器 接线座结构的具体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交流接触器接线座结构不限于以下 实施例的描述。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接线座结构包括接线座框体1,所述接线座框 体1顶部设置有可供螺钉2穿入的螺钉孔103,瓦垫3设置在接线座框体1内, 螺钉2穿过螺钉孔103通过铆钉4与瓦垫3铆接;所述瓦垫3中部设有铆钉孔 302,铆钉孔302周围设置有避免铆钉与导线受力和铆钉磨损的沉孔结构303。 本实用新型的接线座结构,在瓦垫的铆钉孔周围设置沉孔结构,避免了铆钉与 导线受力,防止铆钉磨损致使瓦垫脱落。本实施例的接线座结构适用于交流接 触器,当然也可以用于其它电气设备的接线。
如图2-3所示,所述瓦垫3整体弯曲,瓦垫3中部设置有凹槽301,凹槽 中心位置设置有铆钉孔302用以与铆钉4铆接,铆钉孔302周围设置有沉孔结 构303,沉孔结构303可避免铆钉与导线受力,防止铆钉磨损致使瓦垫脱落。 所述铆钉孔302和沉孔结构303均成椭圆型。所述瓦垫3整体弯曲在向接线座 框体1底部一侧,弯曲形成弧形压线空间,凹槽301沿弧形压线空间弯曲方向 贯穿整个瓦垫3,在瓦垫3两侧设有U型开口304,使得整体强度增加。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正泰电器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浙江正泰电器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78608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