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铜排降温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520785034.6 | 申请日: | 2015-10-10 |
公开(公告)号: | CN205027025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2-10 |
发明(设计)人: | 冯冬;胡克福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西江冶实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5D17/02 | 分类号: | F25D17/02;B08B3/02;F26B13/26 |
代理公司: | 北京众合诚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6 | 代理人: | 熊思智 |
地址: | 335400 ***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降温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铜排的生产、制造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铜排降温装置。
背景技术
铜排在生产工艺流程中,一般在铜棒挤压为铜排的的过程中,需为无氧环境或低氧环境,以避免挤压成型的铜排暴露在空气中而被氧化。
同时,铜棒通过挤压模挤压为铜排后,表面温度较高,若立即将成型后的铜排暴露在空气中,尤其是暴露在酸、碱性空气中,或在湿度较大的车间环境中,十分容易被氧化,使铜排表面形成氧化膜,影响铜排表面的光洁,以及后续的加工和使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为解决上述中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避免铜排在成型后即暴露在空气中,并加速铜排降温的铜排降温装置。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铜排降温装置,其特征在于,沿铜排输送方向,依次设置有传输箱,水箱,清洗箱和干燥辊,
-传输箱的进口端与铜排挤压机的出口端密封连接,该传输箱呈横置的长方体状,其四周的箱壁为封闭连接;
-水箱的进口与传输箱的出口端连接,铜排沿传输箱进入水箱中,水箱中的水平面高度高于铜排的所处高度,使铜排浸入水中;
-清洗箱与水箱紧密连接,铜排穿过水箱后进入该清洗箱,该清洗箱的两侧设置有自动喷水枪,其喷水口朝向铜排表面;
-清洗箱的出口端外,设置有上下对称的干燥辊,该干燥辊表面为吸水材料,其上辊与下辊的距离小于成型铜排的厚度。
所述传输箱的长度大于1m,避免铜排过早地暴露于空气中。
所述水箱的底部设有出水口,该出水口连接有循环泵和蓄水箱,使水箱中的水循环,避免水温升高而影响对铜排的降温效果。
所述水箱和清洗箱均配有相应的箱盖,该箱盖的内缘安装有密封圈。
所述自动喷水枪的喷水口为扁口,该扁口的宽度大于所经铜排宽度的1/2,在增强喷水水压的同时,确保所喷出的水柱覆盖铜排的表面。
所述干燥辊表面的吸水材料为吸水海绵。
本实用新型的铜排降温装置,不仅可避免刚成型的铜排立即暴露在空气中而造成氧化等,还可随即进行降温和清洗,提高了铜排的质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示说明:1-传输箱、2-水箱、3-清洗箱、4-自动喷水枪、5-干燥辊、6-循环泵、7-蓄水箱、8-箱盖、9-铜排。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地说明。
如图所示的铜排(9)降温装置,沿铜排(9)输送方向,依次设置有传输箱(1),水箱(2),清洗箱(3)和干燥辊(5)。
铜棒经过挤压机挤压成相应的铜排(9)后,进入传输箱(1)中。传输箱(1)的进口端与铜排(9)挤压机的出口端密封连接,并呈横置的长方体状,其长度为2m传输箱(1)的四周的箱壁为封闭连接。此时,传输箱(1)中空气较少,并不易造成铜排(9)受到氧化等,在此阶段铜排(9)也在逐渐的自行降温。
铜排(9)经过传输箱(1)后,进入水箱(2)中,该水箱(2)配有密封箱盖(8),水箱(2)中的水平面需高于铜排(9)所处的高度,使铜排(9)浸入水中,加快其降温速度。由于铜排(9)离开传输箱(1)后立即没入水中,未长时间的暴露空气中,不易造成氧化。同时,为避免随着铜排(9)长时间的持续生产,而使水箱(2)中的水温逐渐升高,影响铜排(9)的降温,水箱(2)的底部设有出水口,该出水口连接有循环泵(6)和蓄水箱(7),使水箱(2)中的水循环。
铜排(9)进入水箱(2)中,其温度降至常温,但由于水箱(2)中的水为长期循环使用,可能会有较多的细小物质,并附着在铜排(9)的表面随铜排(9)离开水箱(2)。故而,在水箱(2)之后紧密连接了清洗箱(3),该清洗箱(3)配有密封箱盖(8),该清洗箱(3)的两侧分别设置了两组自动喷水枪(4),自动喷水枪(4)的喷水口为扁口,且扁口的宽度大于所经铜排(9)宽度的1/2,并均朝向铜排(9)表面。当铜排(9)进入清洗箱(3)时,自动喷水枪(4)喷出水柱,由于扁口的口径较小,故而水柱的水压较高,可将铜排(9)表面的附着物快速地清落。
铜排(9)经过水箱(2)和清洗箱(3)后,表面有水渍,在铜排(9)进入下一工序前,需去除其表面的水渍。故而,清洗箱(3)的出口端外,设置有上下对称的干燥辊(5),该干燥辊(5)表面为吸水海绵,其上辊与下辊的距离小于成型铜排(9)的厚度。铜排(9)穿过上辊与下辊间,且上、下表面的水渍被吸水海绵吸水。
以上所述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改进及替代,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西江冶实业有限公司,未经江西江冶实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785034.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