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中间附有穿孔薄膜的固沙拦沙网有效
申请号: | 201520784768.2 | 申请日: | 2015-09-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4959724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1-13 |
发明(设计)人: | 娄志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娄志平 |
主分类号: | E02D3/00 | 分类号: | E02D3/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2451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中间 附有 穿孔 薄膜 固沙 拦沙网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治沙工程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中间附有穿孔薄膜的固沙拦沙网。
背景技术
通过多年对机械沙障固沙、拦沙工程的施工和观察,申请人发现,沙障与沙漠地貌顶部相结合,遵循一个规律,这个规律可归纳成一个定律:“沙障与沙漠地貌顶部相结合.拦沙固沙功能定律”。其文字表述是:“置在沙漠地貌(流动沙丘、沙坝、沙埂)顶部的沙障,具有拦截和固定流动沙漠的功能,功能的大小,等于1.6倍,沙漠地貌的高度,加上沙漠地貌顶部沙障高度之和的平方,乘以沙漠地貌顶部等高线上沙障的长度。”其数学表述是:
V=1.6(H1+H2)2S
式中V为积沙量,H1为沙漠地貌(流动沙丘、沙坝、沙埂)的高度,H2为沙漠地貌顶部沙障的高度,S为沙漠地貌顶部等高线上沙障的长度。
《沙障与沙漠地貌顶部相结合.拦沙固沙功能定律》是申请人从观察流动沙漠的自然现象和人为干预流动沙漠后出现的自然规律,《沙障与沙漠地貌顶部相结合.拦沙固沙功能定律》可以应用于沙漠治理工程,使沙漠治理进入以治沙的时代,达到大幅度降低治沙工程成本的目的。要使《沙障与沙漠地貌顶部相结合.拦沙固沙功能定律》能够应用于治沙工程,就必须制造出一种不怕大风冲淘的拦沙固沙网,申请人已用“悬袋形高立式拦沙网”拦截沙漠流沙、“U形固沙网”固定流动沙漠获得成功,并用一种“附有塑料薄膜的固沙拦沙网”解决了“悬袋形高立式拦沙网”和“U形固沙网”在大风中填在网内的沙被筛漏的缺陷,保证了“悬袋形高立式拦沙网”和“U形固沙网”的安全。但由于植物的根系无法穿过附着在网上的塑料薄膜,不利于植物生长,因此制作一种中间附有穿孔薄膜的固沙拦沙网,来解决“附有塑料薄膜的固沙拦沙网”的植物根系无法穿过的问题,已是沙漠治理的需要。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和提出的技术任务是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制作一种中间附有穿孔薄膜的固沙拦沙网。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中间附有穿孔薄膜的固沙拦沙网,其特征在于:一种中间附有穿孔薄膜的固沙拦沙网为宽幅在25cm至200cm之间、孔隙度在40%至10%之间的塑料网和粘贴在塑料网的中间部位、占网的面积40%至60%的穿孔薄膜组合而成,穿孔薄膜上的一个个圆形孔洞直径在0.5cm至2cm之间,孔洞与孔洞之间的间隔在1cm至15cm之间。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中间附有穿孔薄膜的固沙拦沙网的主视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中间附有穿孔薄膜的固沙拦沙网的左视载面示意图。
附图中:1、一种中间附有穿孔薄膜的固沙拦沙网,2、塑料网,3、穿孔薄膜,4、圆形孔洞。
具体实施方式
现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如图1、图2所示,一种中间附有塑料薄膜的固沙拦沙网1为宽幅在25cm至200cm之间、孔隙度在40%至10%之间的塑料网2和粘贴在塑料网的中间部位、占网的面积40%至60%的穿孔薄膜3组合而成,穿孔薄膜上的一个个圆形孔洞4直径在0.5cm至2cm之间,孔洞与孔洞之间的间隔在1cm至15cm之间。
本实用新型一种中间附有穿孔薄膜的固沙拦沙网可在工厂里机械化大批量生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娄志平,未经娄志平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78476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