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大吨位塔吊轨道行走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520783817.0 | 申请日: | 2015-10-12 |
公开(公告)号: | CN204999528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1-27 |
发明(设计)人: | 许贵林;朱弘;黄建军;赵永松;韩大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昇建机(南京)重工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6C23/62 | 分类号: | B66C23/62;B66C23/86;B66C9/00;B66C9/18 |
代理公司: | 北京智为时代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98 | 代理人: | 王加岭 |
地址: | 210032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吨位 塔吊 轨道 行走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起重设备,具体指一种适用于施工场地狭小,可以实现任何角度的转弯运行,且可负载大吨位重物的塔吊轨道行走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经济高速发展,各种大型基建、海洋平台等项目建设越来越多,其对塔机的吊重范围广、吊重吨位大、方便安装拆卸等性能要求也越来越高。目前,国内行走式塔机只能实现直线运动和超大半径弧线的转弯运动,此种塔机不利于在施工场地受限制的工地施工,尤其是在要求塔机吊装作业面要广、整体吊重要大,而行走空间小的工地使用受限。为避免上述缺陷多数工地会布置多台行走式塔机协作施工,造成成本成倍增加,塔机最大吊重性能不能得到合理有效利用等问题。例如在海洋平台制造过程中,单节桩腿吊重要求大,桩腿间的布置间距大,利用现有塔机将严重影响作业效率或增加成本。因此设计一种可以将塔机灵活行走至每根桩腿附近进行吊装,将能有效节约成本,提高工作效率,实现负载大吨位轨道行走的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可负载大吨位的塔吊轨道行走装置,适用于施工空间狭小的场地,能够实现任何角度的转弯运动,转向灵活,行走平稳,有效减少了施工场地塔机的布设数量,降低了施工成本,提高了工作效率。
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上述目的:
一种大吨位塔吊轨道行走装置,所述行走装置位于塔身底部,包括十字箱型支腿,十字箱型支腿上端与塔身连接,十字箱型支腿的支腿末端通过转向机构连接有行走轮组,所述转向机构包括转轴、转向油缸和转盘,转轴上端贯穿转盘与十字箱型支腿固接,转轴底部与行走轮组连接,转轴轴体上固连一悬臂,转向油缸的进油端与悬臂铰接,转向油缸的活塞杆伸出端与转盘铰接;所述行走轮组内侧设有行走驱动机构,行走轮组沿地面轨道运行。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行走轮组的一端设有夹轨器,在塔机固定不需要行走时,夹轨器起到限制塔机移动的作用,保证作业安全。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行走驱动机构由液压马达和减速机组成,为行走装置提供驱动力。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地面轨道之间的交汇处采用原地活动钢轨连接,在转向时,可实现轨道变换,从一条钢轨上拆除安装至另一条钢轨上,以满足转向需要,并且可以多轨共用,节约空间。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行走轮组由四只行走滚轮组成,确保塔机平稳行走。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行走装置的梁采用整体十字箱型结构,整体强度高、稳定性好;行走轮组与十字箱型支腿间通过转向机构连接,行走轮组通过转向油缸实现沿轨道上任何角度的自动转向,有效降低了施工成本,提高了工作效率,实现一台塔机循环吊装,减少了施工场地塔机的布设数量;同时能够快速安拆,进一步保证作业效率;本实用新型可负载200吨以上的载荷行走,结构合理,操作简单,实现塔机灵活、平稳行走。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俯视图;
图3为图1中A部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中:1-塔身,2-十字箱型支腿,3-转向机构,4-转轴,5-转向油缸,6-转盘,7-悬臂,8-行走轮组,9-行走驱动机构,10-地面轨道,11-夹轨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及其效果作进一步阐述。
如图1、2、3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大吨位塔吊轨道行走装置安装于塔身1底部,包括十字箱型支腿2,十字箱型支腿2为包含四个支腿的一体式结构,作为行走装置的支撑梁其整体强度高、稳定性好;十字箱型支腿2上端与塔身1连接,十字箱型支腿2的支腿末端通过转向机构3连接有行走轮组8,行走轮组8由四只行走滚轮组成,能够确保塔机平稳移动。所述转向机构3包括转轴4、转向油缸5和转盘6,转轴4上端贯穿转盘6与十字箱型支腿2固接,转轴4底部与行走轮组8连接,转轴4轴体上固连一悬臂7,转向油缸5的进油端通过销轴与悬臂7铰接,转向油缸5的活塞杆伸出端通过销轴与转盘6铰接。本实用新型通过转向机构3实现行走装置沿轨道自行转向,避免了现有技术中塔机行走装置在转向时,需要借助顶升油缸将塔身整体顶起,然后再由人力转动行走轮组进行转向,存在动力资源和人力资源浪费的问题,大大提升了作业效率,有效降低了施工成本,实现一台塔机循环吊装,减少了施工场地塔机的布设数量;结构合理,操作简单,实现塔机灵活、平稳转向、行走。此外,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大吨位塔吊轨道行走装置,具有很好的平衡型,在行走时,能负载200吨以上的载荷。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昇建机(南京)重工有限公司,未经中昇建机(南京)重工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78381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
B66C 起重机;用于起重机、绞盘、绞车或滑车的载荷吊挂元件或装置
B66C23-00 起重机,主要由一根梁、臂架或起悬臂作用的三角构架组成,并且安装成能在垂直或水平平面内作移动或摆动,或者两种运动一起进行,如悬臂起重机、桅杆起重机、塔式起重机
B66C23-02 . 悬臂安装成只可用来回转而不能调节且不能变幅的
B66C23-04 . 在作业中悬臂的有效长度可变化的,如径向位置可变的,可伸展的
B66C23-06 . 悬臂安装成可变幅的或俯仰运动的
B66C23-16 . 悬臂支承于立柱上的,如支承在下端安装成可回转的塔架上
B66C23-18 . 专门适用于特定地区或特殊目的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