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PICC防护袖套有效
申请号: | 201520783625.X | 申请日: | 2015-10-12 |
公开(公告)号: | CN205084169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3-16 |
发明(设计)人: | 周霞;纪莹莹;邓莉婵;钱东;陈琦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省中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M25/02 | 分类号: | A61M25/02;A61F5/00 |
代理公司: | 南京钟山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2252 | 代理人: | 戴朝荣 |
地址: | 210029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picc 防护 袖套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医用PICC防护袖套。
背景技术
随着恶性疾病的高发,因病情需要,置入PICC导管进行治疗的患者日益增多,PICC保护套也呼之欲出。目前我病区带管病人少部分选择丝袜进行外固定,以起到保护管道的作用,大部分则是没有使用任何保护装置。其他医院有使用经过自行剪裁后的橡胶手套进行保护的简易装置。目前市场存在的PICC保护套是由内层采用棉、涤纶等材质、外层采用医用硅胶,主要目的在于洗澡时防潮,不作为日常佩戴。对于以上三种保护装置,我们不难看出,丝袜过薄过软且不耐磨,易卷边、破洞;橡胶手套则不透气,无舒适度可言,且同样易卷边;第三个产品有内外两层,佩戴起来复杂,且只是针对洗澡时的防护。三者共同存在的问题是没有观察窗口,每次观察针眼时需将整个保护套取下,输液时需另外将接头取出,造成诸多不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使用有效,提供使用舒适度的PICC防护袖套。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PICC防护袖套,该PICC防护袖套为一管状套体,管状套体的上端开口的直径大于管状套体的下端开口的直径,该管状套体上设置有观察窗口,观察窗口上设置有可将观察窗口完全覆盖的盖片;所述的盖片的一侧与观察窗口一侧的管状套体固定连接,另一侧通过尼龙搭扣与观察窗口另一侧的管状套体可拆卸连接;所述观察窗口右上方设置有导管出口,导管出口的正下方设置有输液接头保护袋,该输液接头保护袋位于导管出口和观察窗口之间,输液接头保护袋的顶部设置有输液接头入口。
进一步地,所述的管状套体上还设置有遮挡穿出导管出口的导管部分的遮挡布片,该遮挡布片的顶部与导管出口上方的管状套体固定连接,底部通过尼龙搭扣与所述的输液接头保护袋可拆卸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的观察窗口与管状套体下端的距离为管状套体长度的3/10~1/2。
进一步地,所述的输液接头保护袋为梯形结构,输液接头入口的宽度小于输液接头保护袋底部的宽度。
进一步地,所述的输液接头入口处设置有弹力带。
进一步地,所述管状套体的上端开口处和下端开口处为双层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的PICC防护袖套具有如下优点:1)穿戴方便,提高患者舒适度;2)便于观察穿刺点局部皮肤:通过观察窗口能及时发现红肿、渗血等异常,并及早干预,将风险降至最低;3)便于输液:只需将接头从接头保护袋内取出便可进行输液,无需将整套装置取下;4)提高带管患者生活质量:患者在炎热的夏天身着短袖时,管道必然裸露在外,走在人群中这一特殊置管常常引人侧目,患者因此有了一些自卑、惧怕等负面情绪,严重影响到其社交,而此款保护套的使用可避免此类尴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结构示意图。
图3为输液接头保护袋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管状套体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详细说明。
如图1-4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PICC防护袖套,该PICC防护袖套为一管状套体1,管状套体1的上端开口2的直径大于管状套体的下端开口3的直径,该管状套体1上设置有观察窗口4,观察窗口4上设置有可将观察窗口4完全覆盖的盖片5;盖片5的一侧与观察窗口4一侧的管状套体1固定连接,另一侧通过尼龙搭扣6与观察窗口4另一侧的管状套体1可拆卸连接;观察窗口4右上方设置有导管出口7,导管出口7的正下方设置有输液接头保护袋8,该输液接头保护袋8位于导管出口7和观察窗口4之间,输液接头保护袋8的顶部设置有输液接头入口9。
在本实施方式中,管状套体1上还设置有遮挡穿出导管出口7的导管部分的遮挡布片10,该遮挡布片10的顶部与导管出口7上方的管状套体1固定连接,底部通过尼龙搭扣6与输液接头保护袋8可拆卸连接。
在本实施方式中,观察窗口4与管状套体1下端的距离为管状套体1长度的3/10~1/2。
在本实施方式中,输液接头保护袋8为梯形结构,输液接头入口9的宽度小于输液接头保护袋8底部的宽度。
在本实施方式中,输液接头入口9处设置有弹力带11,弹力带11产生的压力,能够防止输液接头从输液接头入口9处滑出。
在本实施方式中,管状套体1的上端开口2处和下端开口3处为双层结构,通过双层结构的设置,能够防止管状套体两端出现卷边的现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省中医院,未经江苏省中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783625.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导管面部固定装置
- 下一篇:输液情况自动监控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