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NC控制四辊全液压卷板机有效
申请号: | 201520779119.3 | 申请日: | 2015-10-10 |
公开(公告)号: | CN205008442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2-03 |
发明(设计)人: | 徐秀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省航天机床制造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D5/14 | 分类号: | B21D5/14 |
代理公司: | 南京正联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243 | 代理人: | 胡定华 |
地址: | 243131 安***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nc 控制 四辊全 液压 板机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液压卷板机,属于机械加工设备领域,具体是一种NC控制四辊全液压卷板机。
背景技术
现有钢板加工设备种类多,每种加工设备加工完钢板后都很难将卷好的钢板从工作台上取下,需人工操作,费时费力,且当加工多种样式钢板时,每种钢板加工设备就会存在功能单一的问题,需要购买各种钢板加工设备,增大加工成本,还给多种钢板的加工带来不便。
目前国内普遍使用的三辊剪板机的上辊基本通过上压或下拉达到弯曲钢板的目的,主要包括涡轮蜗杆式、液压缩拉式、液压上置推力式三类。在这些结构的主要缺点在于:涡轮蜗杆式结构复杂、易磨损;液压缩拉式的拉干件始终处于拉力状态,活塞拉杆内腔端月牙锁易松动磨损,且拉杆占用液压缸的内部空间;液压上置推力式体积大、操作不方便等。总体来说,存在机器体积大、结构复杂、制造成本高,使用时机件易磨损、维护困难等弊端。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操作方便、减轻劳动强度、提高生产效率并实现NC控制的四辊全液压卷板机。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NC控制四辊全液压卷板机,包括底盘和工作辊,底盘上设置有高度不同的高机架和矮机架用来放置工作辊,工作辊为一根上辊、一根下辊和两根侧辊,下辊位于上辊的正下方,下辊的直径等于上辊的直径,侧辊位于下辊的左右两侧,侧辊的直径小于上辊的直径,上辊的中部通过上辊压圈和开槽螺母连接有圆轴,圆轴端设置有上辊连接套连接上辊联轴,上辊联轴连接有液压马达,上辊的另一侧上辊端盖处通过卸料压圈和上辊垫圈连接有卸料架,卸料架上的设置有卸料套,卸料架上还设置有倒头轴销,倒头销轴连接有轴销,轴销连接有油缸座,油缸座固定在底盘上支撑有卸料缸。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下辊固定在两个对称的下辊轴承座上,下辊的一端设置有下辊轴端压板、下辊压圈和定位板,下辊的另一端下辊轴承座内设置有下辊油缸垫高和下辊油缸,设置有下辊油缸的下辊一端通过下辊连接套连接有下辊联轴,下辊联轴连接有液压马达。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侧辊通过侧辊座轴销固定在两个对称的侧辊座上,侧辊座轴销处还设置有侧辊轴端压板和侧辊座压圈,侧辊座的底部设置有侧辊缸轴销用来连接有侧辊缸。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上辊和下辊的直径为380mm,侧辊的直径为280mm。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上辊、下辊和侧辊采用优质碳素钢42CrMo精加工而成。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设备具有预弯功能,并且剩余直边较小,可一次上料不需调头,就可完成板材定位、预弯、卷制、校圆等工序。上辊旋转由液压传动装置驱动,下辊升降、侧辊摆动、倒头翻转均由油缸来完成。内置NC控制,达到下辊缸、侧辊缸两两同步,且下辊升降位移量、侧辊进退位移量、均通过屏幕数字显示,具有辊位控制、断电记忆功能。在批量卷制同一尺寸的工件时,操作者可试卷制两三只该尺寸的工件成型,根据触摸屏显示的数据,然后进行批量卷制,无需过多的人为管理,即可卷出圆筒。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中上辊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中下辊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中侧辊结构示意图。
图中,1-上辊,2-下辊,3-侧辊,4-底盘,5-高机架,6-矮机架,7-上辊连接套,8-上辊联轴,9-上辊压圈,10-开槽螺母,11-圆轴,12-液压马达,13-卸料压圈,14-上辊垫圈,15-上辊端盖,16-卸料架,17-倒头轴销,18-轴销,19-卸料套,20-卸料缸,21-油缸座,22-下辊轴乘座,23-下辊轴端压板,24-下辊压圈,25-定位板,26-下辊油缸垫高,27-下辊油缸,28-下辊连接套,29-下辊联轴,30-侧辊座,31-侧辊轴端压板,32-侧辊座轴销,33-侧辊座压圈,34-侧辊缸,35-侧辊缸轴销。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加深对本实用新型的理解,下面将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描述,该实施例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对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构成限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省航天机床制造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安徽省航天机床制造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779119.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液体介质下金属表面激光加工方法
- 下一篇:一种旋转钻井导向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