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大流量隔膜增压泵有效
申请号: | 201520778932.9 | 申请日: | 2015-10-09 |
公开(公告)号: | CN205013253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2-03 |
发明(设计)人: | 刘正荣 | 申请(专利权)人: | 余姚市兰山电机企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4B43/067 | 分类号: | F04B43/067;F04B53/02;F04B53/00 |
代理公司: | 余姚德盛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39 | 代理人: | 胡小永 |
地址: | 315400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流量 隔膜 增压泵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增压泵领域,具体是涉及一种大流量隔膜增压泵。
背景技术
隔膜增压泵作为一种通用的流体增压设备,是由隔膜往复变形造成容积变化的容积泵,其工作原理近似于柱塞泵,以一个柱塞为例,一个柱塞泵上有两个单向阀,柱塞向扩容方向运动时缸内出现负压,这时进水单向阀打开液体被吸入缸内,柱塞向压缩方向运动时,将液体增压后排水单向阀被打开,被吸入缸内的液体被压出,这种工作方式连续运动后就形成了连续的流体增压。
但是现有的隔膜增压泵一般都是小流量泵,当需要增大隔膜增压泵流量对隔膜增压泵进行改造时,其泵内高压出液腔容易出现漏液现象,从而严重影响泵体的工作效率。
此外现有的隔膜增压泵还存在震动强烈,噪音大的缺点。
实用新型内容
(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密封性好、工作平稳低噪音的大流量隔膜增压泵。
(二)技术方案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大流量隔膜增压泵,包括支架、隔膜片、活塞室、排出阀芯和泵壳,所述支架、隔膜片和泵壳依次相连构成工作腔,所述活塞室中间部位设有阀芯安装位,所述排出阀芯安装在所述阀芯安装位上,所述活塞室安装在所述隔膜片与所述泵壳之间,所述活塞室与所述泵壳相接并在所述活塞室与所述泵壳两者中间部位形成高压出液腔,还包括中间密封螺栓,所述中间密封螺栓安装在所述工作腔的中间部位,所述中间密封螺栓用于保持所述活塞室和泵壳之间紧密贴合。
进一步,所述支架、隔膜片、排出阀芯和泵壳各部件的中间部位均设有安装孔,所述中间密封螺栓依次穿入所述泵壳、排出阀芯、隔膜片和支架并与安装在所述各安装孔内。
进一步,所述支架上设有第一锥形凸台,所述隔膜片的一端设有第二锥形凹孔,所述隔膜片的另一端设有第二锥形凸台,所述排出阀芯一端设有第三锥形凹孔,所述排出阀芯另一端设有第三圆柱形凸台,所述泵体上设有第四圆柱形凹孔;所述各安装孔分别穿过所述第一锥形凸台、第二锥形凹孔、第二锥形凸台、第三锥形凹孔、第三圆柱形凸台、第四圆柱形凹孔;所述第一锥形凸台插入所述第二锥形凹孔,所述第二锥形凸台插入所述第三锥形凹孔,所述第三圆柱形凸台插入所述第四圆柱形凹孔。
进一步,所述第一锥形凸台为锥形凸台状,所述第二锥形凹孔为圆台状,所述第二锥形凸台为圆台状,所述第三锥形凹孔为圆台状。
进一步,还包括密封圈和垫片,所述泵壳上安装孔处设有密封圈安装槽,所述密封圈置于所述密封圈安装槽内,所述密封圈、垫片和中间密封螺栓依次贴合。
进一步,还包括电机前盖,所述电机前盖与所述支架的一端相连,所述电机前盖上设有轴承架、轴承、偏心轴套、配重块和活塞摆架,所述偏心轴套的一端与所述活塞摆架相连,所述偏心轴套的另一端与电机主轴相连,所述轴承用于安装电机主轴,所述配重块安装所述偏心轴套上。
(三)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大流量隔膜增压泵能有效解决因为扩大泵体流量而造成的高压出液腔漏液情况,提高高压出液腔的密封性,并同时保证整个泵体的密封性,同时由于增加配重块还能降低泵体由于活塞摆架运转的不平衡而引起的震动和噪音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大流量隔膜增压泵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大流量隔膜增压泵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大流量隔膜增压泵中各部件安装孔处的连接关系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大流量隔膜增压泵中电机前盖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为支架,2为隔膜片,3为泵壳,4为活塞室,5为排出阀芯,6为密封圈,7为垫片,8为中间密封螺栓,9为电机前盖,10为高压出液腔,11为第一锥形凸台,21为第二锥形凸台,22为第二锥形凹孔,31为第四圆柱形凹孔,51为第三圆柱形凸台,52为第三锥形凹孔,53为排出膜片,54为排出膜片压块,91为轴承架,92为轴承,93为偏心轴套,94为配重块,95为活塞摆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但不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余姚市兰山电机企业有限公司,未经余姚市兰山电机企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778932.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挤压泵和家用电器
- 下一篇:一种节能高效生物质燃料颗粒成套生产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