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花生脱果机有效
申请号: | 201520778189.7 | 申请日: | 2015-10-09 |
公开(公告)号: | CN205249842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5-25 |
发明(设计)人: | 熊发前;钟瑞春;韩柱强;唐荣华;贺梁琼;蒋菁;唐秀梅;黄志鹏;刘俊仙;吴海宁;李忠;罗赛云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A01F11/00 | 分类号: | A01F11/00 |
代理公司: | 成都九鼎天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1214 | 代理人: | 陈科恒 |
地址: | 530007 广西***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花生 脱果机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农用脱果机械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花生脱果机。
背景技术
花生果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内含丰富的脂肪和蛋白质。据测定花生果内脂肪含量为44%-45%,蛋白质含量为24-36%,含糖量为20%左右。花生中还含有丰富的维生素B2.PP、A、D、E,钙和铁等。并含有硫胺素、核黄素、尼克酸等多种维生素。矿物质含量也很丰富,特别是含有人体必须的氨基酸,有促进脑细胞发育,增强记忆的功能。
然而,在收获花生时,我们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进行采收,现在很多种植花生的农民都在使用人工进行采收,特别是在摘花生果时,大部分用的都是手工摘果,由人工用手摘果,费时费力,劳动强度大,工作效率低,现在的农业发展趋势是农业机械化。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花生脱果机,解决目前的人工用手摘果,费时费力,劳动强度大,工作效率低。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花生脱果机,包括支撑脚、机架,所述机架设有进料口,机架内设有第一层网和第二层网,第一层网设于第二层网的上方,机架末端设有花生果回收出口。
进一步的:所述机架为铁皮制成的机架,机架上端密封。机架上端密封防止花生果上端飞出,铁皮的机架坚固,硬度够,也有利于花生脱果。
进一步的:所述进料口设有两块木板,所述木板厚度为2cm。
进一步的:所述机架相对于水平地面倾斜呈10°。倾斜便于花生果的滑落。
进一步的:所述支撑脚为折叠式支撑脚。折叠式的支撑脚可随时收缩,这样方便携带,也缩小花生脱果机的占用空间。
进一步的:所述进料口设有凸起模块。设有凸起模块有助于花生脱果。
进一步的:所述的支撑脚底部设有万向轮。支撑脚的底部设有万向轮方便脱果机的移动。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层网网格大小为1×1cm2。接收脱落的花生果,以便回收脱落的花生果,并汇集花生果从回收出口中流出。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层网网格大小为0.5×0.5cm2。设置了更小的网格,收集由于第一层网遗漏下来的小颗的花生果。
本实用新型工作原理为:将花生脱果机摆放于花生地中,人工成捆手抓花生藤,对准进料口上的两块木板用力敲打,可以两边一起敲打,直到花生果完全脱落为止,在机架内设有两层网,当花生脱落时首先掉落入第一层网,沿着网往下落并从花生果回收出口流出,在回收出口放一个箩筐收集流出的花生即可,当有小的花生果漏过第一层网时,第二层网接收遗漏下来的小颗花生果并顺着网倾斜下落流出,收集即可。
综上所述,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一种花生脱果机,能完整的收集脱落的花生果,且可随意收缩其支撑脚,减小占用空间,方便携带,也可随意的转动,可代替人工用手摘花生果,省时省力,可大大降低劳动强度,提升花生脱果的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花生脱果机示意图;
图中1-进料口;2-木板;3-花生果回收出口;4-第一层网;5-第二层网;6-万向轮;7-凸起模块;8支撑脚;9-机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其中所有附图中相同的标号代表相同或类似的部件,说明书中的附图为简化形式,仅供理解本实用新型的具体结构。以下实施例仅用于更加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不能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如图1所示,一种花生脱果机,包括支撑脚(8)、机架(9),所述机架(9)设有进料口(1),机架(9)内设有第一层网(4)和第二层网(5),第一层网(4)设于第二层网(5)的上方,机架(9)末端设有花生果回收出口(3)。
进一步的:所述机架(9)为铁皮制成的机架(9),机架(9)上端密封。
进一步的:所述进料口设有两块木板,所述木板厚度为2cm。
进一步的:所述机架相对于水平地面倾斜呈10°。
进一步的:所述支撑脚为折叠式支撑脚。
进一步的:所述木板设有凸起模块。
进一步的:所述的支撑脚底部设有万向轮。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层网网格大小为1×1cm2。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层网网格大小为0.5×0.5cm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未经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778189.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软性电路板连接器
- 下一篇:酚焦油中苯二酚回收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