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单手操作的360度磁性连接电气接口有效
申请号: | 201520775569.5 | 申请日: | 2015-10-09 |
公开(公告)号: | CN204966841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1-13 |
发明(设计)人: | 张汝良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汝良 |
主分类号: | H01R13/62 | 分类号: | H01R13/62;H01R13/64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08000 ***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操作 360 磁性 连接 电气 接口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子设备连接件,具体是一种单手操作的360度磁性连接电气接口。
背景技术
现在的手机,平板电脑等电子设备所使用的充电接头都是需要插进去的,如MICROUSB或者苹果手机的插头,在操作上需要双手来完成电气插拔连接,特别是在开车的时候发现手机没有电,还得停下车来再连接插头进行充电,非常不方便。
而现在市场上出现的无线充电器可以解决这个双手插拔的问题,但是无线充电本身存在一些不安全因素,一是电磁辐射影响人身安全;二是充电效率相当低,大部份能量被散播到空中浪费掉了;三是到目前为止无线充电并未形成国际标准,各厂家各行其事,无法达到所有手机通用,一般高端机才会配备这种功能;四是价格高,不利于广大消费都普及使用。
普通的电气接口是单方向的,或者只有两个面的方向,需要操作人员在操作的时候使用眼睛精确判断接口的位置或者方向。
市场上出现过一些磁性连接接头,但是这些接头的形状都是方形的,所有的顶针也都是呈一字形排列,所以具有方向性,只能正反两个方向连接,
市场上出现的一些磁性接头由于一端使用磁铁,另一端使用不带磁性的铁块,所以磁力吸合不牢固,非常容易脱落,如果在处理一些带数据的电气传输时容易使数据丢失(比如传输照片的时候突然脱落会造成照片的丢失),给消费者带来损失。
市场上出现的一些普通磁性接头由于其具有方向性,造成空间狭窄及浪费,不容易放置足够的顶针接口,使得其仅仅具有充电功能,或者仅仅具有USB2.0的数据传输能力。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单手操作的360度磁性连接电气接口,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只要将电子设备靠近充电线的地方,无需精确定位,无需双手操作,就可以让充电线自动连接到电子设备上进行充电或者数据传输,而取下来的过程也可以进行单手操作,方便易用,便于普及以及消费者自行改装。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单手操作的360度磁性连接电气接口,包括公端和母端,所述公端包括电线、公端电气顶针、公端内部绝缘胶芯和公端磁铁;所述公端电气顶针包括多根呈环状均匀排列的铜质顶针和一根位于中间位置的铜质顶针,公端电气顶针封装于公端内部绝缘胶芯内;公端磁铁为空心圆柱结构,封装有公端电气顶针的公端内部绝缘胶芯位于公端磁铁内部;所述母端包括母端磁铁、母端内部绝缘胶芯、母端电气顶针和PCB电路板;所述母端电气顶针包括多根呈环状均匀排列的铜质顶针和一根位于中间位置的铜质顶针,所述铜质顶针的顶端设有铜质触点;母端电气顶针封装于母端内部绝缘胶芯内;母端磁铁为空心圆柱结构,封装有母端电气顶针的母端内部绝缘胶芯位于母端磁铁内部;母端磁铁固定在PCB电路板上且母端电气顶针固定PCB电路板上。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公端内部绝缘胶芯前端中间位置设有椭圆形圆滑凸起,公端电气顶针中间位置的铜质顶针从所述椭圆形凸起穿出。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母端内部绝缘胶芯上开设有与公端内部绝缘胶芯上的椭圆形凸起相配合的导向凹槽,母端电气顶针中间位置的铜质顶针上的铜质触点位于所述导向凹槽中间位置。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结构设计合理,无论从任何角度吸合,都能够将引导接头在最终吸合时停在90度和270度两个方向上,从而使得所有对应的顶针与触点唯一接触,使得同一个圆面上有1/2的面积和中心圆正极区域用来放置电气顶针或触点,大大节省了占用空间,同体积的情况下可以放置更多的顶针或触点,对于目前市场上出现的一些新的数据传输协议标准(比如USB3.0和USB3.1需要采用6芯以上的数据线的情况)都能满足。
本实用新型能够自动对准中心,可以360度任意插。只要公端和母端的距离在一定范围内,就不需要人眼进行精确定位判断,实现盲插功能;实现了单手持电器设备靠近充电插头便可以自动吸合进行电气连接,实现单手操作。公端和母端都带有强磁性,吸合后将大大提高吸合的牢固程度,不会轻易脱落,保证了接触的可靠性。采用物理电气接触导电,不会辐射电磁波,避免了次生危害,导电效率高,成本低廉,体积小巧,易形成标准,易于普及。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公端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母端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母端固定在PCB电路板上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汝良,未经张汝良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775569.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