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输液情况自动监控系统有效
| 申请号: | 201520775112.4 | 申请日: | 2015-09-30 |
| 公开(公告)号: | CN205084117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3-16 |
| 发明(设计)人: | 黄健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市安辅健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A61M5/168 | 分类号: | A61M5/168 |
| 代理公司: | 广州番禺容大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326 | 代理人: | 刘新年 |
| 地址: | 510000 广东省广州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输液 情况 自动 监控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输液情况自动监控系统。
背景技术
在我国,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生活环境得到了快速的提升。在医疗领域,随着电力电子技术的快速发展,一些先进的自动化设备给人们带来了很多便利,从而进一步提高了人们的生活质量。
但是,在现在的医院,由于医务人员过于繁忙,无法对各个病人的输液情况进行实时监控,往往会导致输液输完还在输的情况,造成了病人血液回流等医疗失误,还给病人带来不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缺少输液自动监控能力的不足,提供一种能够对输液情况进行实时监控且性能可靠稳定的输液情况自动监控系统。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输液情况自动监控系统,包括无线连接的智能通讯终端和输液监控装置,所述输液监控装置包括竖直设置的立柱、设置在立柱顶端的横梁、两个设置在横梁两端的挂钩和设置在立柱上的监控机构和中控箱,两个挂钩位于立柱的两侧,所述挂钩上设有压力检测装置,所述监控机构位于中控箱的上方,所述监控机构位于挂钩的下方;
所述压力检测装置包括外壳和设置在外壳上方的压力板,所述外壳设有凹槽,所述凹槽的底部设有压力传感器,所述凹槽中设有弹簧,所述弹簧的一端与压力板连接,所述弹簧的另一端与压力传感器连接,所述外壳与挂钩螺纹连接;
所述中控箱包括箱体、设置在箱体上的显示界面和控制按键,所述中控箱内设有中央控制装置,所述中央控制装置包括中央控制系统、与中央控制系统连接的无线通讯模块、显示控制模块、按键控制模块、监控控制模块、压力检测模块和工作电源模块,所述显示界面与显示控制模块电连接,所述控制按键与按键控制模块电连接,所述监控机构与监控控制模块电连接,所述压力传感器与压力检测模块电连接;
所述无线通讯模块包括蓝牙信号处理电路、蓝牙接收发电路和电源管理电路,所述电源管理电路包括集成电路、第一电阻、第二电阻、第三电阻、第一电容、第二电容、第三电容、电感和二极管,所述集成电路的型号为MC34063,所述集成电路的开关管集电极引出端分别与集成电路的负载峰值电流端和驱动管集电极引出端连接,所述集成电路的开关管集电极引出端通过第一电阻和第一电容组成的串联电路接地,所述集成电路的电源端分别与第一电阻和第一电容连接,所述集成电路的开关管发射极引出端与二极管的阴极连接且通过二极管接地,所述集成电路的开关管发射极引出端通过电感接地,所述集成电路的定时电容接线端通过第二电容接地,所述集成电路的接地端接地,所述集成电路的电压比较器反相输入端通过第二电阻接地,所述集成电路的电压比较器反相输入端通过第三电阻和第三电容组成的串联电路接地。
作为优选,为了提高监控能力,所述监控机构包括摄像头,所述摄像头为广角摄像头。
作为优选,为了提高系统的可操作性,所述智能通讯终端为智能手机。
作为优选,为了提高系统的可持续工作能力,所述箱体内设有蓄电池,所述蓄电池与工作电源模块电连接。
作为优选,所述蓝牙信号处理电路采用的芯片型号为nRF51822。
作为优选,所述第二电容的电容值为1500pF。
作为优选,为了提高系统的稳定性,所述第一电阻、第二电阻和第三电阻的温漂系数均为2.5ppm。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输液情况自动监控系统通过无线连接的智能通讯终端和输液监控装置,实现了工作人员对输液监控装置进行实时监控;同时通过压力检测装置和监控机构对输液情况进行实时检测和监控,进一步提高了系统的可靠性,而且在通过无线通讯模块中,电源管理电路采用的集成电路的型号为MC34063,不仅能够保证输出电压的问题,提高了电路的稳定性,还降低了输出噪声,提高了电路的可靠性。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输液情况自动监控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输液情况自动监控系统的压力检测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输液情况自动监控系统的系统原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输液情况自动监控系统的电源管理电路的电路原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市安辅健医疗器械有限公司,未经广州市安辅健医疗器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775112.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