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道路限高限行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520772711.0 | 申请日: | 2015-10-08 |
公开(公告)号: | CN205012249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2-03 |
发明(设计)人: | 李铭杰;朱雅丽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铭杰 |
主分类号: | E01F13/00 | 分类号: | E01F13/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天奇智新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40 | 代理人: | 杨文录 |
地址: | 830001 新疆维吾*** | 国省代码: | 新疆;6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道路 高限 行装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公共交通管理设施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道路限高限行装置。
背景技术
道路上有时需要对过往的车辆进行限制通行,可能只允许小型车辆通行,也可能禁止全部车辆通行。现有的设备只是对车辆进行单一的限高或限行,有的设备方便安装拆卸但不坚固容易遭到破坏,失去限行的意义;有的结构牢固但因为质量笨重需要起重设备进行安装,较为麻烦;还有的采用高架桥通用的横杆上下可移动设备,第一需要电力供应,第二设备造价太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可在车辆限高和限行中快速转换的道路限高限行装置。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
道路限高限行装置,包括支撑杆、限高杆和活动挡栏;支撑杆在道路旁侧立状布置,限高杆的一端与支撑杆的上端沿铅垂方向构成转动配合;活动挡栏立状布置在支撑杆的旁侧,活动挡栏的一侧边部与支撑杆的下部通过铰链沿铅垂方向构成铰接连接,限高杆与活动挡栏上下布置;
活动挡栏共有两种状态,其一为:活动挡栏沿道路宽度范围布置对车辆通行进行限制的工作位;其二为:活动挡栏旋转至道路旁侧对车辆通行进行避让的避让位;
限高杆共有两种状态,其一为:限高杆沿道路宽度范围布置对超高车辆进行限行的工作位;其二为:限高杆旋转至道路旁侧对车辆通行进行避让的避让位。
上述技术方案中提供的道路限高限行装置,安装方便,造价低,不需要动力供应,人工手动推动即可,能够适应多种限行情况,并且可在车辆限高和限行中快速转换。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主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具体说明。应当理解,以下文字仅仅用以描述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或几种具体的实施方式,并不对本实用新型具体请求的保护范围进行严格限定。
一种道路限高限行装置,如图1所示,包括支撑杆10、限高杆20和活动挡栏30;支撑杆10在道路旁侧立状布置,限高杆20的一端与支撑杆10的上端沿铅垂方向构成转动配合;活动挡栏30立状布置在支撑杆10的旁侧,活动挡栏30的一侧边部与支撑杆10的下部通过铰链沿铅垂方向构成铰接连接,限高杆20与活动挡栏30上下布置;
活动挡栏30共有两种状态,其一为:活动挡栏30沿道路宽度范围布置对车辆通行进行限制的工作位;其二为:活动挡栏30旋转至道路旁侧对车辆通行进行避让的避让位;
限高杆20共有两种状态,其一为:限高杆20沿道路宽度范围布置对超高车辆进行限行的工作位;其二为:限高杆20旋转至道路旁侧对车辆通行进行避让的避让位。
具体实施为,支撑杆10固定安装在道路一侧,支撑杆10的竖侧从中间切割开并安装360°旋转轴承,限高杆20可绕支撑杆10进行旋转,方便控制车辆通行。
限高杆20的另一端还设有立状布置的立杆40,限高杆20的端部和立杆40上端固定连接,立杆40底部设有第一滚轮。限高杆20的长度取决于道路的宽度,当限高杆20过长时,一方面限高杆20的末端容易下垂,另一方面可能会有车辆从限高杆20末端违法通过。在限高杆20的另一端设置立杆40,能有效控制限高杆20的末端高度,同时设有第一滚轮,方便对车辆通行进行避让时转动限高杆20。
活动挡栏30设置有两扇,两活动挡栏30的外侧边部分别与支撑杆10、立杆40的下部通过铰链沿铅垂方向构成铰接连接,两活动挡栏30相靠近的近部下侧分别设有第二滚轮。限行时关闭活动挡栏30,限高时打开活动挡栏30,若在限行时有特殊小型车辆通过时,只需打开活动挡栏30即可,活动挡栏30较轻巧,打开时方便、省力。
道路限高限行装置还包括锁紧机构,锁紧机构与支撑杆在道路两侧相对应布置,锁紧机构包括固定在道路旁侧的安装座和锁紧闩,锁紧闩沿水平方向布置,立杆在与锁紧闩相对应位置处设有闩孔,锁紧闩与闩孔构成锁紧配合。当限高杆或活动挡栏处在工作位时,立杆上的闩孔与锁紧闩构成锁紧配合,使立杆固定在道路一侧,对车辆通行进行限制。
优选地,两活动挡栏相靠近部还设有锁紧组件。
优选地,可对本实用新型进行喷漆处理,更显美观大气。
总之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道路限高限行装置,安装方便,操作简单,造价低,不需电力供应,仅需1人便可完成,并且可在限高和限行标准中快速转换。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获知本实用新型中记载内容后,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对其作出若干同等变换和替代,这些同等变换和替代也应视为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铭杰,未经李铭杰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77271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