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汽车多功能卷帘有效
申请号: | 201520772051.6 | 申请日: | 2015-10-08 |
公开(公告)号: | CN204956055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1-13 |
发明(设计)人: | 陈永亮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永亮 |
主分类号: | B60J11/02 | 分类号: | B60J11/02 |
代理公司: | 浙江杭州金通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100 | 代理人: | 李德强 |
地址: | 321314 浙江省金华***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汽车 多功能 卷帘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汽车辅助用品,特别是一种安装在汽车前后挡风玻璃上的汽车多功能卷帘。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生活质量的提高,客运汽车、货车、小汽车等机动车辆机动车得到了快速发展。由于地下及室内停车位资源紧缺,大多数机动车辆都停放在露天停车位上。当炎热的夏天来临时,太阳光照射非常强烈,汽车如果没有放在阴凉的地方,车内的温度会很高,人们刚进入车内时会很不舒服。当寒冷的冬季来临时,客运汽车、货车、小汽车等露天停放的机动车辆前后挡风玻璃上就会结霜,雨括器无法清除或清除不干净,需用自来水或热水来溶化,给早上出车带来麻烦。
为了防止夏天阳光直接照射以及冬天结霜,申请人开发了一款汽车隔霜遮阳帘并申请了中国专利,但该结构还存在以下问题:由于阻尼机构采用二组行星变速机构进行变速,一级齿圈、一级行星轮架、一级中心轮、二级齿圈、二级行星轮架及二级中心轮依次套设在中心轴上,在一狭小空间进行工作,各部件外形尺寸小,结构复杂,配合精度要求高,磨损速度大,给生产、加工、安装及维修带来难度,生产成本居高不下。为此,许多生产厂家和有识之士进行了开发和研究,但至今尚未有较理想的产品面世。
发明内容
为克服现有汽车隔霜遮阳帘存在的上述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合理、配合精度要求低、生产加工安装方便、使用安全可靠、自动均匀回缩的汽车多功能卷帘。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它包括卷帘布、卷帘管、中心轴、卷簧、卷帘套管、上下轴套、上下端盖,所述的上下端盖固定在卷帘套管的两端,上下轴套对应固定在卷帘管的两端,卷簧套设在中心轴上并置在卷帘管内,中心轴的一端穿过下轴套固定在下端盖上,另一端可转动地设置在上轴套上,卷簧的一端固定在中心轴上,另一端固定在卷帘管上,上轴套与上端盖之间设有阻尼减速机构,该机构包括转轴、压盖、阻尼套、单向弹簧、壳体,壳体的一端设有连为一体的内凹式中心柱,中心柱与壳体之间设有储油腔;压盖固定在壳体的另一端,转轴可转动地设置在压盖上;阻尼套设置在壳体内并中间隔断,其上部套设在转轴上并通过密封圈与壳体内壁密封,其下部套设在中心柱上并置于储油腔内;阻尼套上部设有单向弹簧插槽,套设在转轴上的单向弹簧一端固定在转轴上,另一端设置在单向弹簧插槽内;转轴与上端盖连接,上轴套的连接轴与中心柱连接。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方案,所述阻尼套的外壁均布有与壳体内壁相对应的阻尼油槽。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方案,所述阻尼套的下部内壁均布有与中心柱相对应的阻尼油槽。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方案,所述的上端盖上设有单向轴承,转轴固定在单向轴承)上。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方案,所述的卷簧上设有卷簧护套。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方案,所述的卷帘管为锥形卷管,卷帘布展开时为扇形,卷帘布的一侧与卷帘管固定,另一侧与拉杆固定。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方案,所述的卷帘套管上设有固定座。
采用上述结构后,与现有技术相比有如下优点和效果:一是卷帘布拉开使用时,由于单向弹簧与单向弹簧插槽处于分离状态,阻尼套与壳体同步旋转,阻尼减速机构不起作用,所以卷帘布能轻松拉开,在卷帘布拉开过程中卷簧缩紧储能;当卷帘布回缩时,卷帘管在卷簧作用下带动卷帘布自动回缩,由于单向弹簧与单向弹簧插槽处于结合状态,阻尼套在壳体旋转过程中起到阻尼作用,阻尼减速机构工作,卷帘管旋转速度越快,阻尼力越大,阻尼力可有效抵消卷簧产生的回转力,从而实现卷帘管自动匀速回缩。二是由于阻尼减速机构采用单向弹簧及阻尼套减速机构,结构简单,生产加工安装简便,各部件受力均匀不易损坏,使用寿命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第一种方案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第二种方案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阻尼减速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拉杆,2卷帘布,3卷帘管,4上端盖,5阻尼减速机构,6上轴套,7卷帘套管,8固定座,9中心轴,10卷簧,11卷簧护套,12下轴套,13下端盖,14单向轴承,15转轴,16压盖卡槽,17压盖,18阻尼套,19密封圈,20单向弹簧插槽,21单向弹簧,22壳体,23阻尼油槽,24中心柱,25储油腔。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永亮,未经陈永亮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77205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保温油管
- 下一篇:一种电解抛光刀具用固定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