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立式大直径波纹管多波一次成型机有效
申请号: | 201520771896.3 | 申请日: | 2015-09-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5085209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3-16 |
发明(设计)人: | 吴波;彭鹏;李明琴;冷保宏;吴岩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威迈光机电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D15/10 | 分类号: | B21D15/10;B21D37/1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30088 安徽省合肥市高新***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立式 直径 波纹管 一次 成型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成型机,具体涉及一种立式大直径波纹管多波一次成型机。属于成型设备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现有的波纹管液压成形方法有单波连续成型法和多波一次成型法,单波连续成型法是管坯沿模具轴线按波纹管波距依次进给,成型模具重复分合、推进分合,在液压作用下依次成波的一种成型工艺方法,这种成型方法的优点是自动化程度高,且由于内部芯轴的存在,可以大大降低成型时所需要的轴向推力;缺点则是精度不高,模具对波纹管表面易造成划伤,密封困难,成型时的高压油泄露常常导致大批量的报废;多波一次成型法是用多套模具按计算的定位长度,用分片机构均匀一致的在管坯上定位,对管坯内部冲压使管坯上产生一定尺寸的初波,卸下分片机构后管坯内部保压,轴向加力进给,压缩至模具靠拢,波纹管即成形,这种成形方法的优点是波纹管的尺寸可以由模具和分片机构精确控制,模具和管坯摩擦较少,波纹管表面不易划伤,密封较容易,缺点是所需的轴向推力很大,通径为500mm,多层总厚为6mm的钢质波纹管,波纹成形需要15~25MPa的工作压力,200吨左右的轴向推力,难以用油缸达到,只有到油压机上成型。
模具方面,传统的模具有整体式内外圈结构和铰链式结构,整体结构模具依靠成型模套和模具外边缘滑动配合移动压合,当管径过大时,模具很重,拆装困难,铰链结构模具由模片和模板两部分组成,并做成铰链结构,这种模具结构复杂,制造精度要求高,特别是多个模具压合时移动的导向孔,要求位置精度很高,制造困难,这两种模具结构都很复杂,模具比较笨重,不利于操作。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立式大直径波纹管多波一次成型机。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下述技术方案:
一种立式大直径波纹管多波一次成型机,从上往下依次包括顶板、支撑板、底板和底座,顶板的中央设有用于放入管坯的圆孔,顶板下方设有两条直线导轨,导轨上有一对分别由油缸Ⅰ和油缸Ⅱ控制开合的半圆形挤压模,底板固定在底座上,底板与顶板之间设有分别穿过支撑板的立柱和导向柱;所述支撑板的上方和下方分别连有内芯轴以及控制支撑板沿立柱上下移动的油缸Ⅲ,所述油缸Ⅲ安装在底板上,油缸Ⅲ的活塞杆与支撑板连接,所述内芯轴的外部依次套放管坯以及通过导向柱串接的模具,所述内芯轴底部设有向内芯轴和管坯之间注水的注水孔。
所述模具分为上模、半模和下模,内芯轴下端与下模相邻处设有密封槽Ⅰ,其内安装密封圈Ⅰ,以使管坯与内芯轴构成静密封;内芯轴上端与上模之间设有滑动密封环,滑动密封环内外分别设有密封槽Ⅱ和密封槽Ⅲ,其内分别安装密封圈Ⅱ和密封圈Ⅲ,以使管坯与滑动密封环构成静密封,内芯轴与滑动密封环构成动密封。
所述支撑板为方形,其四角装有用于穿过立柱的无油衬套。
所述底座的底部设有垫板。
所述模具为通过榫卯定位及螺杆压紧的若干对半圆结构,每对半圆结构合模的位置设有与导向柱相配合的导向孔,以保证模具的同轴度。
任意上下相邻的半圆结构之间设有定位块。
利用本实用新型的波纹管成型方法,具体步骤如下:
(1)分开挤压模,将管坯从顶板圆孔套入内芯轴,从下往上依次安装模具和定位块,将管坯固定在内芯轴与模具之间,管坯的两端均密封;
密封方法是:在内芯轴下端与下模相邻处的密封槽Ⅰ内安装密封圈Ⅰ,在滑动密封环内外的密封槽Ⅱ和密封槽Ⅲ内分别安装密封圈Ⅱ和密封圈Ⅲ;
安装模具的方法是:将一对半圆结构的导向孔卡到导向柱上,其中一个的一榫一卯配合另一个的一榫一卯,之后通过螺杆压紧;
(2)合拢挤压模,油缸Ⅲ压紧,通过注水孔向管坯内部注水至压力达到3.36MPa,管坯在水压和模具的作用下形成初波,胀形系统保压3~5s;
(3)油缸Ⅲ退回卸压,从上往下依次取出定位块,胀形系统注水至压力达到3.36MPa,油缸Ⅲ开始挤压,挤压至所有模具靠拢时,波纹管即成型;
(4)油缸Ⅲ退回卸压,分开挤压模,按顺序拆下滑动密封环和模具,最后取出成型的波纹管。
其中,挤压模的合拢和分开通过油缸Ⅰ和油缸Ⅱ控制,挤压模的两个半圆形部分沿直线导轨移动。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威迈光机电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安徽威迈光机电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77189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卷带筒连接孔中的毛边去除装置
- 下一篇:半挂车翼板多功能折弯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