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型气路动态补偿密封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520768978.2 | 申请日: | 2015-09-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5090078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3-16 |
发明(设计)人: | 周礼桢;尤建丰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绩优机电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K51/00 | 分类号: | F16K51/00 |
代理公司: | 上海申新律师事务所 31272 | 代理人: | 俞涤炯 |
地址: | 200080 上海市虹口***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动态 补偿 密封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阀门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新型气路动态补偿密封结构。
背景技术
阀门气路的关键在于密封部位,现有技术的密封部位结构主要由阀套、阀芯、O型圈组成。单根O型圈直接设置在阀芯杆状外侧,阀芯位于阀套内部,O型圈填充于阀芯和阀套的间隙。欠缺在于,普通的O型圈密封结构,通入压缩空气的压力不能过高,否则O型圈无法起到密封效果,密封超过9bar的压缩空气即会产生漏气现象。同时较高压力的压缩空气会使O型圈的使用寿命大大减少,必须频繁更换O型圈,提高了成本,也造成了不便。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气路动态补偿密封结构。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新型气路动态补偿密封结构,包括一具有内腔的阀套、一位于阀套内部的阀芯,具有这样的特征,所述阀芯设有凹槽和安装在所述凹槽内的弹性O型圈,所述弹性O型圈外圈套设有耐磨圈,所述耐磨圈位于阀套和阀芯的间隙内并紧贴阀套内腔内壁。
进一步地,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新型气路动态补偿密封结构中,还可以具有这样的特征:所述耐磨圈的外侧面高于阀芯表面。
进一步地,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新型气路动态补偿密封结构中,还可以具有这样的特征:所述弹性O型圈的数量至少为两根,并且相互间隔设置。
进一步地,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新型气路动态补偿密封结构中,还可以具有这样的特征:所述弹性O型圈由橡胶制成。
进一步地,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新型气路动态补偿密封结构中,还可以具有这样的特征:所述耐磨圈由PTFE制成。
进一步地,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新型气路动态补偿密封结构中,还可以具有这样的特征:所述耐磨圈由玻璃纤维制成。
本实用新型在上述基础上具有的积极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新型气路动态补偿密封结构,有效提高阀门的密封效果,同时也极大地延长了阀门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新型气路动态补偿密封结构的结构示意图1;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新型气路动态补偿密封结构的结构示意图2;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新型气路动态补偿密封结构的结构示意图3。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以下实施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新型气路动态补偿密封结构作具体阐述。
如图1-3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新型气路动态补偿密封结构,主要由一具有内腔的阀套1、位于阀套1内部的阀芯2构成。具体的,阀芯2设有凹槽3和安装在凹槽3内的弹性O型圈4,弹性O型圈4外圈套设有耐磨圈5,耐磨圈5紧贴阀套1内腔内壁。
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中,弹性O型圈4由橡胶制成,并且弹性O型圈4的数量为两根,弹性O型圈4相互间隔设置,耐磨圈5套设在两根弹性O型圈4外,使得耐磨圈5的外侧面高于阀芯2表面。耐磨圈5由PTFE或玻璃纤维制成。
在耐磨圈5摩擦过程中,由于材料自身的特性,起到自润滑效果。
该设计以弹性O型圈4作为弹性补偿件,使得阀套1与耐磨圈5相互间产生一定压力,使阀套1与耐磨圈5完全平面柔性贴合,确保了密封效果。并且,若耐磨圈5在长时间使用有磨损的情况下,因弹性补偿作用,可以动态的保持阀套1与耐磨圈5的接触压力,从而保证可以长期有效的密封。同时,两根弹性O型圈4间隔的设置不仅便于安装,还提高了耐磨圈5在滑动时的稳定度。经测试,本实用新型的密封结构,在气路关键密封位置设计成动态补偿密封结构,能允许密封高达18bar的压缩空气,较现有技术提高了一倍。
当然本实用新型所涉及的新型气路动态补偿密封结构并不仅仅限定于上述实施例中的结构,任何对本实用新型进行的等同修改和替代也都在本实用新型的范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绩优机电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上海绩优机电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76897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通用速接型坡度立板
- 下一篇:一种基于流体流量控制的新型流量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