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蟑螂捕捉器有效
申请号: | 201520767901.3 | 申请日: | 2015-10-05 |
公开(公告)号: | CN205005768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2-03 |
发明(设计)人: | 许又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孝感市奇思妙想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M1/02 | 分类号: | A01M1/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32000 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蟑螂 捕捉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动物扑捉工具,具体的说是一种蟑螂捕捉器。
背景技术
生活中,蟑螂总是随处可见,无论在厨房、卫生间还是卧室,都有可能看到它们。大家都知道蟑螂的生命力非常顽强,而且一只蟑螂身上可以携带四十多种病原体,滋生出成千上万种细菌,因此消灭蟑螂势在必行。
在中国专利CN202232645U中公开了一种蟑螂捕捉器,包括:废弃的矿泉水瓶或其它饮料瓶,从中剪成两部分,把上部瓶体反套于下部瓶体内,瓶口处设置有纱窗门帘,瓶体上设置有均匀的通气孔。采用这种结构后,虽然能用于捕捉蟑螂,但在瓶口设置了纱窗门帘后影响气味的传播,蟑螂很容易从瓶口的门帘处逃出,达不到理想的捕捉蟑螂效果,而且捕捉到的蟑螂不方便从瓶内倒出,不利于循环使用。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蟑螂捕捉器,不但能防止捕捉到的蟑螂逃出,而且方便从捕捉器内倒出蟑螂,便于循环使用。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蟑螂捕捉器,包括瓶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瓶体的顶部设有瓶口,在瓶口上设有瓶盖,所述瓶体的底部开口,并在开口处设有一个锥形筒,所述锥形筒的底部边缘与瓶体底部的开口处固定相接,锥形筒的尖端延伸到瓶体内,此时在锥形筒的尖端开孔,并沿锥形筒的走向,在所述开孔的边缘设有多个针状尖刺,所述针状尖刺之间的间距不大于3.5毫米
较佳地,所述瓶体的表面设有瓶套,所述瓶套采用不透光材料制成。
较佳地,所述瓶体采用方形饮料瓶。
较佳地,所述锥形筒的表面设有多个通孔。
较佳地,所述针状尖刺采用弹性材料制成。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由于在锥形筒上设置弹性针状尖刺,通过尖刺的格挡,这样蟑螂可以轻易爬进瓶体却不方便从瓶体内爬出,有效避免了捕捉到的蟑螂逃出,另外,在瓶体上设置了瓶口和瓶盖,这样打开瓶盖,方便往瓶体内投放诱饵,以及在捕捉到蟑螂后方便将蟑螂从瓶口倒出,并杀死,方便循环使用。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蟑螂捕捉器的立体分解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种蟑螂捕捉器的剖视图;
图中:1、瓶体;2、瓶口;3、瓶盖;4、锥形筒;5、针状尖刺;6、瓶套;7、通孔。
具体实施方式
在详细描述实施例之前,应该理解的是,本实用新型不限于本申请中下文或附图中所描述的详细结构或元件排布。本实用新型可为其它方式实现的实施例。而且,应当理解,本文所使用的措辞及术语仅仅用作描述用途,不应作限定性解释。
参考附图1、图2可知:一种蟑螂捕捉器,包括瓶体1,所述瓶体1的顶部设有瓶口2,在瓶口2上设有瓶盖3,所述瓶盖3与瓶口2螺纹式连接;所述瓶体1的底部开口,并在开口处设有一个锥形筒4,所述锥形筒4的底部边缘与瓶体1底部的开口处固定相接,锥形筒4的尖端延伸到瓶体1内,此时在锥形筒4的尖端开孔,并沿锥形筒4的走向,在所述开孔的边缘设有多个针状尖刺5,所述针状尖刺5之间的间距不大于3.5毫米,以防止蟑螂从针状尖刺5之间逃出,多个针状尖刺5在锥形筒4的尖端形成一个可以供蟑螂爬进的孔,当蟑螂从针状尖刺5围成的孔内爬进后,当其想要爬出时,即使找到了出口,也会被针状尖刺5阻挡住,有效防止了蟑螂逃出。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瓶体1的表面设有瓶套6,所述瓶套6采用不透光材料制成,这样在将瓶套6套在瓶体1上时,会在瓶体1内形成一个光线阴暗的环境,适合蟑螂居住。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瓶体1采用方形饮料瓶,这样在使用时瓶体1不会随意滚动。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锥形筒4的表面设有多个通孔7,多个通孔7均匀分布在锥形筒4上,瓶体1内诱饵的气味可以通过通孔7传播出去,从而利于诱捕蟑螂。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针状尖刺5采用带有弹性的材料制成,这样方便体型稍大的蟑螂挤进,却不便其爬出。
具体使用时,先打开瓶盖3,将诱饵从瓶口2处投进瓶体1内,套上瓶套6后,将瓶体1摆放在房间的角落里,诱饵的气味从通孔7内传出后,能有效的吸引房间内的蟑螂进入瓶体1,由于在锥形筒4上设置弹性针状尖刺5,通过尖刺的格挡,这样蟑螂可以轻易爬进瓶体1却不方便从瓶体1内爬出,这样有效避免了捕捉到的蟑螂逃出;使用一段时间后,打开瓶盖3,方便将捕捉到的蟑螂从瓶口2倒出,并彻底杀死,而瓶体1内放上诱饵后,又可以重复使用。
本实用新型已经通过上述实施例进行了说明,但应当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只是用于举例和说明的目的,而非意在将本实用新型限制于所描述的实施例范围内。此外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是,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上述实施例,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教导还可以做出更多种的变型和修改,这些变型和修改均落在本实用新型所要求保护的范围以内。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由附属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范围所界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孝感市奇思妙想文化传媒有限公司,未经孝感市奇思妙想文化传媒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76790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