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气水反冲洗滤池处理造纸废水的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520767706.0 | 申请日: | 2015-10-03 |
公开(公告)号: | CN205019794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2-10 |
发明(设计)人: | 任书魁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轻工业长沙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24/14 | 分类号: | B01D24/14;B01D24/46;B01D24/48 |
代理公司: | 长沙新裕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3210 | 代理人: | 李由 |
地址: | 410114 湖南省长沙***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气水反 冲洗 滤池 处理 造纸 废水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环境工程、工业废水处理领域技术,特别涉及一种气水反冲洗滤池处理造纸废水的装置。
背景技术
造纸废水的SS、COD浓度较高,COD则由非溶解性COD和溶解性COD两部分组成,通常非溶解性COD占COD组成总量的大部分,当废水中SS被去除时,绝大部分非溶解性COD同时被去除。因此,废纸造纸废水处理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是去除SS和COD。气水反冲洗滤池是有效降低进水浊度,从而去除进水中含有的SS和非溶解性COD,在工业废水深度处理领域具有重要应用价值。目前,随着我国对污水处理要求日益严格并要考虑再生水回用,气水反冲洗滤池技术在污水深度处理上也有不少应用,不过由于诸多方面的原因,造成气水反冲洗滤池在污水深度处理应用上出现了一些问题,甚至无法正常运行,有不少问题需进一步探讨和解决,如最合理的设计参数,最佳组合的冲洗方式,水质,水温变化对气水冲洗的影响等尚有待在生产中积累经验,总结提高。
因此,研究一种低成本、可操作性强、节能环保、去除废水中SS和非溶解性COD效率高,可连续运行的气水反冲洗滤池及其处理技术,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气水反冲洗滤池处理回用造纸废水的装置,使装置内布水均匀,无滤料结块现象,连续运行,安全可靠,提高滤池反冲洗效果,提高去除SS和非溶解性COD的效率。
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
气水反冲洗滤池处理造纸废水的装置,包括反冲洗滤池、输配水管道、自动控制阀、集水管道、滤后水出水管道、反冲洗水进水管道、反冲洗进气管道、石英砂滤料、砾石承托层、U型布水槽。
反冲洗滤池为钢筋混凝土结构,共分为5格,每格上部开有进水口、反冲洗水出水口,下部开有出水口。U型布水槽在每格滤池的上部贴池壁布置,槽底与反冲洗水出水口底部在同一平面上,槽顶与滤池顶部在同一平面上。输配水管道连接到每格滤池的进水口上,自动控制阀安装在输配水管道上,控制进水量。集水管道水平布置在每格滤池的底部,集水管道通过其上开有的小孔,集水管道收集过滤后的清洁水。集水管道的出口从反冲洗滤池底部的出水口伸出,连接到滤后水出水管道上。滤后水出水管道出口接至清水池,反冲洗水进水管连接至滤后水出水管道上,通过自动控制阀控制反冲洗水进水和滤后水出水状态的切换。反冲洗进气管道同样连接至滤后水出水管道上,通过自动控制阀控制反冲洗进气和滤后水出水状态的切换。砾石承托层平铺在每格滤池的池底,其顶部高于集水管道顶部,石英砂滤料平铺在砾石承托层上方。
工作流程:
气水反冲洗滤池正常工作时,采用等速过滤方式,即恒定水位过滤。滤层采用石英砂、砾石多层滤料。采用U型布水槽将待处理水均匀布到滤层表面,在恒定水位的作用下,过滤水通过滤层进入下部集水区,通过滤料底部的集水孔进入集水管、再经由滤后水出水管道进入清水池。
反冲洗过程:关闭待滤水进水阀,关闭滤后水出水阀;通过自动控制阀的开闭控制反冲洗气、水分别通过反冲洗进气管,反冲洗进水管(经由滤后水出水管道)进入滤料底部的集水管,再通过的集水支管的集水孔对滤料进行单独气冲、气水联合冲洗、单独水冲的三级反冲洗。
本实用新型的有有益效果:能使装置内布水均匀,无滤料结块现象,连续运行,安全可靠,提高滤池反冲洗效果,提高去除造纸废水中SS和非溶解性COD的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气水反冲洗滤池俯视图。
图2为图1中A-A剖面图。
图3为图1中B-B剖面图。
图中:1-反冲洗滤池;2-输配水管道;3-自动控制阀;4-集水管道;5-滤后水出水管道;6-反冲洗水进水管道;7-反冲洗进气管道;8-石英砂滤料;9-砾石承托层;10-U型布水槽;11-清水池。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的实施例进一步说明。
如附图所示:气水反冲洗滤池处理造纸废水装置包括反冲洗滤池(1)、输配水管道(2)、自动控制阀(3)、集水管道(4)、滤后水出水管道(5)、反冲洗水进水管道(6)、反冲洗进气管道(7)、石英砂滤料(8)、砾石承托层(9)、U型布水槽(1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轻工业长沙工程有限公司,未经中国轻工业长沙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76770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滤芯组件
- 下一篇:一种具有避震结构的液体分离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