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通信车内用LED灯有效
申请号: | 201520767145.4 | 申请日: | 2015-09-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5048327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2-24 |
发明(设计)人: | 李富国;张小盘;李振武;孟满根;徐正平;牛万军;谢忍 | 申请(专利权)人: | 鹤壁市新元电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1S8/10 | 分类号: | F21S8/10;F21V31/00;F21V17/10;F21V23/00;F21W101/02;F21Y101/02 |
代理公司: | 郑州优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1125 | 代理人: | 张绍琳;孙诗雨 |
地址: | 458030 河***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通信 车内用 led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LED灯的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小型超薄化、电磁兼容性、高可靠性的通信车内用LED灯。
背景技术
国内常见的车厢内LED灯主要是以灯带为主,灯壳内部包括电源模块和灯板两个部分,为固定这两个部件而造成灯壳较长或厚度较厚,会占用车厢内较大的空间,影响车厢布线或人的活动。由于这些LED灯的电源模块大都采用分立器件,感性器件较多,其抗干扰能力弱。在当今信息化社会中,使用的电子设备越来越多,电磁辐射越来越严重,如果LED灯抗干扰能力弱,那么就会受到其它设备的干扰,影响到LED灯的正常工作,或干扰其它设备的正常工作。一般LED灯珠电路设计大部分仅仅采取的是简单把LED灯珠串联起来,这样会造成当单个灯珠损坏时,整个电路形成断路,LED灯将不能使用,影响到LED灯的使用寿命。
随着科技技术的发展,驱动LED灯的技术日趋成熟,为了满足用户的需求,一种环境适应性强、电磁辐射满足GJB151A-97的要求、单颗LED灯珠的损坏不影响整体LED灯发亮及超薄、小型化的LED灯需要研制。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通信车内用LED灯,具有小型超薄化、电磁兼容性、高可靠性的特点,且密封效果好、安装简单,能适用高原高寒等环境比较恶劣的地区使用。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通信车内用LED灯,包括外壳、底座、灯板和扩散板;所述扩散板与外壳密封连接,灯板固定在底座上,底座一侧设有电源出线口,底座与外壳之间密封连接,外壳周边设有4个固定孔。
所述外壳内边缘上设有12个固定支柱,固定支柱与扩散板相铆合。
所述底座边缘设有螺钉孔,底座与外壳之间设有密封圈,底座通过螺钉孔固定在外壳上。
所述底座为矩形或椭圆形。
所述灯板由铝基板制成,灯板正面焊接有电路层器件,灯板反面涂抹导热硅脂。
所述电路层器件采用SMT贴片工艺焊接在灯板上。
所述灯板上设有电源模块和发光二极管,电源模块为分布式电源,灯板的供电方式为直流24V或交流220V。
所述灯板上设有至少两个并联支路,并联支路串联后与电源模块相连接。
所述并联支路由至少两个发光二极管和一个稳压二极管组成。
所述发光二极管为白色或蓝色。
本实用新型LED灯驱动电路性能指标优越,超薄的铝基板及SMT的元器件,使系列LED灯具备超薄、小型化的特点,节省了车内空间;整个电路采用直流器件,没有感性器件,避免了与车内其它设备的相互干扰,提升了环境适应性,满足了LED灯可靠性要求。同时还具有安装方便、牢固、维护性好等特点,能很好的满足使用及维护需要。因此,本实用新型具有超薄、小型化、电磁兼容性满足GJB151A-97要求、高可靠性及环境适应性满足GJB150A-2009要求的特点,适合车厢内日常照明或防空照明。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1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2为实施例1的主视图。
图3为实施例1的俯视图
图4为交流220V供电方式下灯板的原理图。
图5为直流24V供电方式下灯板的原理图。
图6为实施例2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7为实施例2的主视图。
图8为实施例2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附图和实施例具体描述一下本实用新型。
实施例1
一种通信车内用LED灯,如图1和图2所示,包括外壳1、底座2、灯板3和扩散板4。底座2为矩形,其顶角上设有四个螺钉孔7,用于其与外壳1的固定。底座2一侧设有电源出线口6,用于灯板3的电源线与电源的连接。底座2上设有限位线和固定支柱。灯板3为椭圆形,灯板3位于限位线上,通过固定支柱固定在底座2上。电源出线口6位于灯板3的一端。底座2的宽度和长度均小于外壳1,从而使底座2内嵌于外壳1内。底座2与外壳1之间设有密封圈,底座2通过螺钉孔7固定在外壳1上,从而实现底座2与外壳1之间的密封连接。扩散板4作为前面板,位于整个装置的最前端。外壳1内边缘上设有12个固定支柱,固定支柱与扩散板4相铆合,再进行涂抹粘合胶,实现扩散板4内嵌在外壳1上并与外壳1密封固定,从而使整个灯板3密封在底座2、外壳1和扩散板4之间。外壳1为矩形,其顶角上设有4个固定孔5,用来把整个装置固定在车顶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鹤壁市新元电子有限公司,未经鹤壁市新元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767145.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