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高层建筑逃生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520766464.3 | 申请日: | 2015-09-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5019603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2-10 |
发明(设计)人: | 鲍秀国;鲍劲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鲍秀国 |
主分类号: | A62B1/00 | 分类号: | A62B1/00 |
代理公司: | 石家庄新世纪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13100 | 代理人: | 董金国;杨钦祥 |
地址: | 河北省石家庄市谈固东***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高层建筑 逃生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速降装置,具体涉及一种高层建筑逃生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高层建筑的日益增多,紧急情况的人员疏散成为日益突出的难点,现在的高层救生通道基本都是楼梯;疏散时人员容易拥堵,整个逃生时间长;随着高层逃生事故越来越多更多的高层逃生装置也越来越多,这些装置结构复杂占用空间,应用成本高,疏散速度慢效率低;如滑道式占用空间大,降落速度慢,容易拥堵;悬索式速降效率低,缓降系统占用空间大,减速机构复杂,危险性高,逃生时操作容易出错;个体包裹式逃生装置逃生高度局限性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占用空间小疏散能力强的高层建筑逃生系统。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高层建筑逃生系统,其包括竖直设置在建筑上的轨道以及与轨道配合使用的多个缓降机构;所述轨道包括往复弯折的管状主轨以及设置在管状主轨一侧的上下贯通的导轨缝,所述导轨缝随管状主轨的走向设置;所述缓降机构包括设置在管状主轨内的两个减速机构、穿过轨道缝连接两个所述减速机构的吊杆以及固定设置在吊杆中部的吊环,所述吊环位于管状主轨外侧。
进一步说,所述减速机构包括转轴、套装在转轴一端的滚轮,所述转轴另一端穿过导轨缝与吊杆一端固定连接,所述吊杆另一端与另一个减速机构的转轴固定连接。
进一步说,所述管状主轨的径向截面是矩形。
进一步说,所述转轴套装有两个滚轮,套装在一个所述转轴上的两个所述滚轮大小相同。
进一步说,所述管状主轨设置有多个管状支轨,所述管状支轨设置有与导轨缝连通的接入支缝,所述接入支缝宽度与导轨缝宽度相同,所述管状支轨的径向截面与管状主轨的径向截面相同。
进一步说,套装在两个所述转轴上的四个所述滚轮大小相同。
进一步说,所述滚轮两侧分别嵌置有多个可自由转动的滚珠。
进一步说,所述滚轮的外侧分别嵌置有多个可自由转动的滚珠。
进一步说,所述滚轮侧边设置有容置滚珠的凹槽,所述滚珠通过压板压置在凹槽内,所述压板设置有让位孔,所述滚珠一部分穿过让位孔向外延伸,所述让位孔的直径小于滚珠的直径。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所取得的有益效果如下:
本实用新型的整体装置结构简单,垂降机构占用空间少,结构简单,可靠性高,整个速降轨道可以多人同时进行速降,垂降速度快效率高;往复弯折的垂降管状主轨使缓降的通道,靠往复的弯折和与缓降机构的摩擦来实现人员的适速垂降,人员通过安全带与吊环连接,缓降机构两端交替换向,这样缓降机构的阻力促使悬挂的人员下降速度均衡。
管状主轨设置两组通过吊杆连接的滚轮,在轨道内一上一下往复运动达到减速目的。
管状主轨的径向截面是矩形与滚轮的投影外轮廓相一致,其一侧开口形成导轨缝,滚轮在轨道内运动,吊杆通过转轴与滚轮连接在轨道外运动,形成内外连接便于使用。
一个转轴上设置两个滚轮增加滚轮在轨道内的灵活性避免卡死或损坏,套装在两个转轴上的四个滚轮的大小可以相同可以不同。
管状主轨设置多个管状支轨可以满足不同高度的疏散人群,在不同楼层的人员可以通过管状支轨将减速机构放置到管状主轨内,这样既不影响管状主轨工作又可以满足人员就近逃生。
滚轮在接近侧壁的一侧设置有滚珠,这样进一步减少滚轮与管道内部与滚轮之间的摩擦力,可以使整个缓降机构主要依靠两个滚轮的往复运动来减速,避免过多的滑动摩擦。
滚珠嵌置在凹槽内,一小部分露出压板与管道内壁接触。
附图说明
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轨道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2为本实用新型管状主轨结构示意图;
附图3为本实用新型缓降机构结构示意图;
附图4为本实用新型滚轮的横剖面结构示意图;
在附图中:
1管状主轨、11管状支轨、2导轨缝、21接入支缝、3吊杆、4吊环、51转轴、52滚轮、521滚珠、522凹槽、523压板、524让位孔。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1-4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的叙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鲍秀国,未经鲍秀国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766464.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化工消防系统用新型消防服
- 下一篇:渗液收集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