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电动晾衣架的集成核心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520766406.0 | 申请日: | 2015-09-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5012072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2-03 |
发明(设计)人: | 陈位丰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市绿怡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6F57/00 | 分类号: | D06F57/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5000 江苏省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动 晾衣架 集成 核心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动晾衣架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电动晾衣架的集成核心结构。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的电动晾衣架中,绕线轮与电机是各自独立的结构,占用空间较大;另外电机和绕线轮直接固定在晾衣架主机底板上导致电动晾衣架在使用时噪音较大。
实用新型内容
实用新型目的: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电动晾衣架的集成核心结构,结构紧凑,占用空间小,能够达到静音效果。
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电动晾衣架的集成核心结构,包括集成块底板、交流管状电机、电机固定架、电机减震上垫、电机减震下垫、绕线轮、绕线轮固定架、绕线轮固定圈、绕线轮减震上垫和绕线轮减震下垫,所述交流管状电机的尾部固定在所述电机固定架上,所述电机固定架通过第一螺钉固定在所述集成块底板上,且所述第一螺钉依次穿过所述电机减震上垫、所述尾部固定架和所述电机减震下垫后与所述集成块底板螺纹连接,所述交流管状电机的头部插入所述绕线轮内部并与所述绕线轮的头部固定连接,所述绕线轮的头部通过所述绕线轮固定圈固定在所述绕线轮固定架上,所述绕线轮固定架的两端分别通过第二螺钉固定在所述集成块底板上,且所述第二螺钉依次穿过所述绕线轮减震上垫、所述绕线轮固定架和所述绕线轮减震下垫后与所述集成块底板螺纹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的电动晾衣架的集成核心结构还包含霍尔传感器,所述霍尔传感器的一端与所述交流管状电机电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电动晾衣架的PCB线路板上的继电器电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的电动晾衣架的集成核心结构还包含两个半封闭的绕线轮压线套,所述两个绕线轮压线套并列卡套在所述绕线轮外围且二者底部与所述集成块底板固定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的电动晾衣架的集成核心结构还包含分别位于所述绕线轮两侧的两个遇障停止销子和两个微动开关,所述两个遇障停止销子均分别通过一个销子固定架安装在所述集成块底板上,所述两个遇障停止销子分别正对所述两个绕线轮压线套的开口侧并平行于所述绕线轮设置,所述两个微动开关分别与所述两个遇障停止销子接触连接。
进一步地,在所述两个遇障停止销子上还分别套有一个能自由转动的滚轮,所述绕线轮上的钢丝绳的两端分别从所述两个绕线轮压线套的开口侧伸出后穿过所述滚轮的滚轮槽。如果直接将钢丝绳绕在遇障停止销子上,摩擦力较大,钢丝绳容易磨损断裂,缩短电动晾衣架的使用寿命,所以本实用新型中在两个遇障停止销子上分别套上一个能够自由转动的滚轮,将钢丝绳的两端分别穿在一个滚轮的滚轮槽内,当钢丝绳缩短或伸长时,钢丝绳与滚轮槽之间的摩擦力会带动滚轮在遇障停止销子上滚动,钢丝绳与滚轮之间的摩擦力由于滚轮的自由转动有效减小,与钢丝绳直接与遇障停止销子接触相比,能够有效延长本电动晾衣架的使用寿命。
优选地,所述电机减震上垫、所述电机减震下垫、所述绕线轮减震上垫和/或所述绕线轮减震下垫为橡胶垫。
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中的电动晾衣架中,电机为管状结构,能够嵌插在绕线轮内孔内与绕线轮呈一体结构,且能够驱动绕线轮正反旋转,相对于现有技术中绕线轮与电机独立安装相比,结构更加紧凑,占用空间较小;另外,为了防止电机和绕线轮运行时噪音较大,给用户造成噪音污染,本实用新型中在通过电机固定架将交流管状电机固定在集成块底板上时,在电机固定架的上下侧分别设置了电机减震上垫和电机减震下垫,使得电机固定架与集成块底板不直接接触,也就避免了交流管状电机与集成块底板直接接触,这样,交流管状电机在驱动工作时,由于经过了减震效果处理,可达到绝佳的静音效果;在通过绕线轮固定架将绕线轮固定在集成块地板上时,在绕线轮固定架的上下侧分别设置了绕线轮减震上垫和绕线轮减震下垫,使得绕线轮固定架与集成块底板不直接接触,也就避免了绕线轮与集成块底板直接接触,这样在绕线轮正反转时,由于经过了减震效果处理,也可以达到很好的静音效果;上述两方面的减震效果处理使得本电动晾衣架无噪音,用户体验较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中电动晾衣架的集成核心结构的爆炸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电动晾衣架的集成核心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的介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市绿怡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苏州市绿怡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76640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HL型高应变试桩法锤击系统
- 下一篇:打印机出纸托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