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载人吊篮有效
申请号: | 201520766066.1 | 申请日: | 2015-09-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5186482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4-27 |
发明(设计)人: | 曹振邦 | 申请(专利权)人: | 曹振邦 |
主分类号: | B63C9/02 | 分类号: | B63C9/02;B64D9/00 |
代理公司: | 南京同泽专利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2245 | 代理人: | 闫彪 |
地址: | 225316 江苏省泰***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载人 吊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吊篮,尤其涉及一种用于海上的小型载人吊篮,属于起吊机械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根据国内外经济发展需求,国家对海洋石油开采都加大开采量,海上救援涉及人身安全也增加了监管力度。
海上平台作业及海上救援都用载人吊篮,载人吊篮是一种吊运人员装置,广泛用于海洋石油平台、海上救助、高层建筑、水上桥梁工作与救援。经检索,专利号为ZL200920036739.2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载人吊篮,该载人吊篮主要包括可以承重的底盘和上盘,底盘与上盘之间有立柱连接,底盘周边栓有承载绳,承载绳上端汇合后形成环扣,使整个吊篮呈上小下大的锥形。
申请人发现,上述载人吊篮虽然使用方便,但在实际使用中存在缺陷:1)随着海洋石油向深海作业发展,平台工作人员的增加,平台要求要减少运送人员次数提高工作效率,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必须增加乘载人数,对载人吊篮要加大加高,若载人吊篮加大加高后,则现有的载人吊篮在运输方面存在很大的不方便;2)上述载人吊篮乘载人员按规范要求要站立在吊篮底盘外边上用手抓住吊篮外绳缆,特别是有恐高症的人员万一手一松会掉到海里造成安全事故。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出一种安全性高且便于运输的载人吊篮。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提出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载人吊篮,包括用于承重的底盘、上盘和立柱,所述立柱的上下两端分别与所述上盘和底盘固定,所述立柱的上下两端分别与上盘和底盘可拆卸的连接固定,所述底盘边沿和上盘边沿之间连接有编织绳,所述编织绳沿所述底盘周围间隔分布。
本实用新型的载人吊篮由于立柱的上下两端分别与上盘和底盘可拆卸的连接固定,可将立柱拆卸掉从而使上盘和底盘重叠在一起,在使用时再将立柱穿插到上盘和底盘内撑开到位安装连接即可,可以减少体积便于运输,也便利在平台上存放,进一步给平台腾出有效空间。
对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为:所述底盘和上盘之间连接有沿所述立柱周围间隔分布的扶手绳,所述扶手绳位于所述编织绳和立柱之间,所述上盘上固定有垂下的安全挂钩。
由于载人吊篮设有扶手绳,乘载人员可以通过扶手绳抓扶,可以使乘载人员没有恐惧感,又设有安全挂钩,乘载人员可以通过安全挂钩勾住腰带以防摔倒,提高乘载人员的安全性,也解决了乘载人员因站立不稳而发生意外的问题。
对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为:所述扶手绳的下部围绕有一圈向上开口的绳网。可以供乘载人员存放随身携带物品。
对上述技术方案的再进一步改进为:所述底盘上铺设有防滑踏板。
对上述技术方案的又进一步改进为:所述上盘的上方设有上端圆环,所述编织绳的一端绕过底盘边沿形成环扣,所述编织绳的另一端与上盘边沿穿插连接并通过上端圆环组合形成环扣,使整个载人吊篮呈下大上小的锥形。
对上述技术方案的更进一步改进为:所述上端圆环的上方设有顶端吊环,所述立柱的上端固定有卸扣和备用保险索,所述卸扣和顶端吊环由备用保险索连接,所述上端圆环和顶端吊环之间连接有吊索。备用保险索直接与顶端吊环和立柱连接,即使在吊索断开后仍可保证载人吊篮的安全性。
对上述技术方案的完善一是:所述立柱上的上下两端分别与所述上盘中部和底盘中部连接固定。
对上述技术方案的完善二是:所述底盘边沿和上盘边沿的周围均包裹有防撞浮体,所述底盘底部设有缓冲块。
对上述技术方案的完善三是:所述底盘上设有救生担架,所述救生担架与编织绳扶手绳固连。
本实用新型的载人吊篮通过在底盘和上盘周边包裹有防撞浮体,在底盘底部设有缓冲块,底盘上还设有救生担架,进一步保证了载人吊篮的稳定和安全性。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作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载人吊篮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的载人吊篮包括用于承重的底盘1、上盘2和立柱3,立柱3的上下两端分别与上盘2和底盘1可拆卸的连接固定,底盘1边沿和上盘2边沿之间连接编织绳4,编织绳4沿底盘1周围间隔分布。
编织绳4的一端绕过底盘1边沿形成环扣,编织绳4的另一端与上盘2边沿穿插连接并通过设于上盘2上方的上端圆环5组合形成环扣,使整个载人吊篮呈下大上小的锥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曹振邦,未经曹振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76606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