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煎蛋器有效
申请号: | 201520765145.0 | 申请日: | 2015-09-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5286031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6-08 |
发明(设计)人: | 时建学;郝广科;朱琳;王梅;樊立沙;胡琼;徐方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网冀北电力有限公司管理培训中心;国家电网公司 |
主分类号: | A47J29/02 | 分类号: | A47J29/02 |
代理公司: | 北京派特恩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70 | 代理人: | 姚开丽;张颖玲 |
地址: | 102401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煎蛋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日用品领域,尤其涉及用于煎鸡蛋的煎蛋器。
背景技术
在日常生活中,鸡蛋的烹制方法有很多种,简单的方法主要包括煮鸡蛋与煎鸡蛋。通常,煮鸡蛋可以尽可能多地保持鸡蛋的营养,但口感稍差。煎鸡蛋在加工时容易造成部分营养损失,但口感较好。
对于煎鸡蛋,通常包括如下两种做法:一种是将鸡蛋破壳后直接放入油锅中煎炸;另一种是采用具有一定形状的锅或者模具,将鸡蛋破壳后直接放入该具有一定形状的锅或者模具内,从而可以将鸡蛋煎制得具有规则形状,且防止鸡蛋在油锅中自然散开而使边缘参差不齐。但这些煎鸡蛋的方式,在为许多人提供煎鸡蛋作为早餐或者午餐的饭店或者食堂,由于人们的就餐时间比较集中,就餐人数较多,当很多人需要现场制作的新鲜的煎鸡蛋时,常常需要排队等待较长时间。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现有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煎蛋器,其能提高煎蛋效率。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本实用新型的煎蛋器包括模具体、与模具体连接的手柄、以及覆盖所述模具体的盖子,所述模具体为环状物,所述模具体的下端的形状与其被放置的锅体底部的形状相适应。
可选地,模具体为任意形状。进一步地,所述模具体可以为左右对称的任意环状物,例如,所述模具体可以为圆形环或者心形环。
可选地,所述模具体可以由不锈钢制作。
可选地,所述手柄与所述模具体固定连接、或可活动地连接、或者所述手柄与所述模具体制作成一体。
可选地,所述盖子与模具体的大小对应或者略大于模具体。
可选地,所述盖子上设置有一个小把手,用于把持盖子。
利用本实用新型的煎蛋器,操作简单、方便,能提高煎蛋效率。另外,本实用新型的煎蛋器在煎制过程中还可以使鸡蛋的营养损失尽可能地小,煎鸡蛋的口感也更好。
附图说明
在附图(其不一定是按比例绘制的)中,相似的附图标记可在不同的视图中描述相似的部件。具有不同字母后缀的相似附图标记可表示相似部件的不同示例。附图以示例而非限制的方式大体示出了本文中所讨论的各个实施例。
图1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例的煎蛋器;
图2示出了图1所示的煎蛋器的盖子的背面的示意图;
图3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煎蛋器在盖子覆盖模具体的情形下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参照附图更详细地描述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虽然附图中显示了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然而应当理解,可以以各种形式实现本公开而不应被这里阐述的实施例所限制。相反,提供这些实施例是为了能够更透彻地理解本公开,并且能够将本公开的范围完整的传达给本领域的技术人员。
图1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例的煎蛋器100。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煎蛋器100包括模具体110、与模具体连接的手柄120、以及覆盖所述模具体110的盖子130。
其中,模具体110可以根据需要或者喜好选用或者设计成任意形状,例如可以是图1中所示的圆形环,也可以是左右对称任意形状,例如左右对称的心形环,还可以是截面为苹果等水果形状的环状物等。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并不限定模具体的形状。
本实用新型的煎蛋器在使用时,需要将模具体110放入锅中,然后将鸡蛋破壳后放入模具体110中。因此,为了使放入模具体110中的鸡蛋不流出模具体110,使得所煎制的鸡蛋的外边缘规则,模具体110的下端的形状需要与所采用的锅的锅底的形状相适应。例如,当所采用的煎鸡蛋的锅的锅底是平底时,则模具体110的下端的形状对应地为平的,即模具体的侧面的高度一致;当所采用的煎鸡蛋的锅的锅底是弧形时,则模具体110的下端的形状对应地为弧形。这样,当模具体110放置于锅中时,模具体110的下端与锅底会吻合得很好,使得放入模具体110中的鸡蛋不会流到模具体110之外。
模具体110可以采用不锈钢材料制作,也可以采用金属例如铝、铁制作。当采用金属制作时,可以在金属外侧涂一涂层,该涂层使得鸡蛋不易粘附在模具体110上。本实用新型不限定模具体110的制作材料,任何可以用于制作模具体110的材料均可适用于本实用新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网冀北电力有限公司管理培训中心;国家电网公司,未经国网冀北电力有限公司管理培训中心;国家电网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76514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